【看中國2013年10月17日訊】美國國債違約最後期限即將來臨,議員們還在華盛頓相爭不下,這場僵局引起中國的強烈反應。中國官員發出嚴厲警告,國家支持的媒體也發出刺耳的評論。這顯示出,不管是同甘苦還是共患難,美中兩國的經濟已經盤根錯節地交織在一起了。
在10月17日的美國債務上限最後期限迫近之際,中國領導人除了憂慮地觀望華盛頓反覆的辯論之外,幾乎是無能為力。如果屆時美國不提高債務上限,美國政府從技術上說就進入違約狀態,無法向債權人付款。
中國政府支持的媒體抓住時機,忙不停地利用這場辯論揭露美國政治體制的弊端。在評論作者們看來,美國政體造成立法僵局層出不窮,把全球經濟置於險地。
中國《國際先驅導報》警告說,美國可能會扔下一枚「經濟核彈」,導致全球股市低靡,直到僵局化解為止。
《世界新聞報》的一篇評論大呼「陰謀」。評論聲稱,美國政府關門是華盛頓導演的「龐氏騙局」,是為了維持美國的金融帝國地位。
不過,最惹眼的是官方新華社發表的一篇評論。這篇評論呼籲建立一個新的、「去美國化」的世界經濟秩序。雖然這篇文章在海外引起廣泛注意,但在中國國內的衝擊波並沒有那麼大,因為文章沒有用中文發表。
文章呼籲建立一個新的國際貨幣儲備體系,以取代目前由美元主導的體系。
*市場決定美國貨幣命運*
曾經是歐巴馬總統國家安全顧問班子成員的傑弗里·貝德(Jeffrey Bader)說,如果新華社是說目前局勢很糟糕,那他沒有異議。貝德說,這是美國歷史上恥辱的一章,但是,決定美國貨幣命運的以前一直是市場,今後也將是市場。
他說:「無論是華盛頓下達一紙命令,還是下屆美聯儲主席宣布將繼續把美元作為國際貨幣,這都決定不了。這將由各地的市場來決定。如果周小川或者國家外匯管理局明天決定,他們所持的1.3萬億美元的美國國債的風險太高,他們會尋找其它替代的。」
和很多國家一樣,中國的外匯儲備中包含大量美元。中國3.66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中,有相當大一部分是低息的美國國債,這長期以來都被視為基本沒有風險的安全投資。
這種穩定性是美元保持全球金融體系核心地位的主要原因,各國都購買並儲備美元。
*人民幣逐漸成為主要貨幣*
近年來,中國減緩了美元收購,不過,中國的經濟以出口為導向,積累了大量的外匯盈餘,除了存為美元之外,並沒有多少選擇。
歐洲的金融動盪傷害了歐元的吸引力。中國還沒有允許本國的人民幣自由越境流通,這意味著人民幣還不能用作國際儲備貨幣。
不過,貝德說,中國正在採取步驟把人民幣轉變為一種主要貨幣。
他說:「許多國家跟中國有協議,同意用人民幣進行貿易結算。中國跟澳大利亞、紐西蘭以及東南亞的很多地方最近都宣布了這樣的協議。 但是中國距離人民幣成為重要的儲備貨幣還有相當一段距離,而且中國也不急於朝這個方向發展。」
不過,中國星期二准許英國加入一個有香港和臺灣參加的項目,這個項目准許用離岸人民幣投資購買中國證券。 不久以後,倫敦的投資者就可以購買中國證券,股票和其他市場工具了。
隨著華盛頓的辯論越來越逼近最後期限,惠譽國際信譽評估公司(Fitch Ratings)說,他們在審查美國的最高信譽評級。如果美國信用評級下調,中國持有的1.28萬億美元的美國國債就可能縮水。北京人民大學的政治學者金燦榮說,這在中國國內會產生很大影響。
他說:「我現在深切感到就是擔心這個東西,別的沒有什麼好擔心的。但是我也不認為會影響美國的整體國際地位,因此中國或還是需要和美國合作,大的沒有什麼變化。」
美國首都華盛頓的布魯金斯研究所的資深研究員大衛.道拉爾(David Dollar)說, 雖然有關債務上限的辯論有可能危及美國在亞洲的地位,但影響很小。
他說:「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大小在變化,中國的影響在擴大,我認為這方面在逐漸變化,但這是一個非常漸進的過程。」
華盛頓在舉債問題上的僵持局面迫使歐巴馬本月早些時候取消出席亞洲重要經濟政治會議的計畫。而歐巴馬政府一直在設法加強同亞洲的外交和安全關係。
與此同時,中國也在設法擴大在亞洲的作用。中國官方支持的《北京青年報》用一個成語概括了中國人的看法,那就是:「遠親不如近鄰」。
来源:美國之音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