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3年11月03日訊】不久前曾有一個網友給我留言說,自己的孩子在學校沒有完全按要求做事,老師一氣之下當著全班同學把孩子的鉛筆尺子全部給折斷了,她難過地哭了一夜,看到這個留言我很想寫點什麼,卻一直沒得空。昨天,鄒藍老師評論並轉給我了一條不久前的新聞,題目是《瀋陽大學貧困生申請助學金需演講比窮,學生稱太傷自尊》,看完後我輾轉很久不能入眠,內心又湧起了一種要寫點什麼的衝動。今天早上我的事情非常多,開工作會議時正好談到了明年招生因需獎學金的情況,我順口便提起了這件事,主持會議的老闆很認真地看著我說:獨舞,這種做法對學生的心理傷害太大了,我覺得你真的應該寫點什麼。
這件事的來龍去脈是這樣的,瀋陽大學某學院規定,申請助學金的學生交了貧困證明還不夠,還必須在全班同學面前演講,具體陳述自己家的困難情況,一如「痛說家史」,然後接受同學投票,得票高的才有資格得到助學金。有的學生感到很不公平,認為這樣做不僅不能反映學生真正的貧困水平,也侵犯了自己的隱私,更是對自己心理的再次傷害。但校方聲明這樣做的初衷是好的,旨在力求一種有效的方式公平、公正、公開地認定貧困生的資格,把助學金髮放給最需要的貧困生,協助他們有尊嚴地完成學業,但怎麼能最有效地認定貧困生學校也有自己的難處,僅憑當地政府開出的貧困證明是不夠的,因大家都能理解的原因這些證明不僅開得隨意,而且常真偽難辨,否則近些年就不會曝光出以下助學金的各種「奇葩」用途了:設宴請客、買化妝品、購置遊戲裝備等。
其實造成學校對貧困生難以認定現象的背後反映出來的是中國社會體制的嚴重缺失,眾所周知,美國是在全世界範圍內給大學生發放因需助學金最多的國家,而學校在評定學生對助學金的需求程度時根據的是家庭的收入水平,而一個家庭的收入情況都明明白白反映在每年必須依法報給國稅局的稅表裡。在美國,每個人的收入都和自己的社會安全號碼緊密連在一起,被雇佣的時候都要填寫聯邦(W-4)和州(比如弗吉尼亞VA-4)的扣稅表格,每次發工資時僱主都會扣掉相應的稅直接上交,到了年底,僱主會將僱員一年的收入和繳稅數目統計在一個叫W-2的表格裡上交國稅局併發給僱員,供僱員報稅用。在美國不報稅犯法,在稅表上作假包括隱瞞收入、誇大成本等也違法,國稅局在查稅上是不會放過任何疑點的,一旦有疑問馬上會審計當事人,所以在美國稅表是一個家庭收入最可靠的依據。每當有學生需要申請大學的因需助學金時,只需向學校相關部門提供父母當年報稅的稅表就可以了,很顯然,中國的體制缺乏的就是這樣一種公平嚴密的體系來考察一個家庭的收入水平併進而決定貧困生的資格。
但就算體質缺乏是事實,但對學校來說,學生的尊嚴和隱私也是兩條不能僭越的底線,那種扣上了公平高帽的「比窮演講」似乎頗具正義性,實際上卻是對貧窮學生和家庭的一種公然侮辱和歧視,也是中美在教育意識上根本不同的一個地方。前幾年冬天,美國南方的一個州曾下了一場大雪,天氣特別冷,學校專門開闢了庇護場所,並在白天派校車去接所有的學生到學校,因為學校有中央供暖和熱飯,有些家長反對說,你就說讓家裡沒中央空調的孩子回校好了,何必要接每一個?學校說你可以選擇不要自己的孩子回校,但學校這樣做是為了維護窮孩子的自尊心。是的,窮人也有尊嚴,而這尊嚴同樣需要得到社會的尊重。
在美國,免費的公立教育制度設置的基礎便是人人平等,這也反映在孩子的用餐上。在美國公立中小學上學唯一需要繳費的地方是買早餐和午餐,餐費中已經有了政府的補貼,因此很便宜,比如丫丫學校的早餐只要一美元,有牛奶、果汁、肉和澱粉食物,午餐1.75美元,有主餐、甜點、牛奶、果汁等。即使這麼便宜,也有的家庭覺得支付不起,於是政府繼續提供了兩種另外的補貼方式,收入太低的免費就餐,收入偏低的以40%左右的價格低價就餐,每個學期之前由學校發給家長申請表格,上面列有家庭收入對應的繳費標準,需要減免餐費的可以申請,申請結果只有學校管理人員知道,而學生在學校就餐的時候是按份數打卡,避免了互相之間知道誰是免費、低費和正常費用就餐的。不可否認,任何國家的教育都不是十全十美的,美國的公立教育也存在不少問題,但不得不承認的是,在保護學生隱私和尊重孩子自尊心方面美國的學校的確做得很好,這還包括學生的分數不能泄漏給第三方、只能學生和家長知道等等,這些都是非常值得中國教育借鑒和參考的。
在提供因需獎學金上,美國大學還有一種方式很值得推薦,就是不直接提供錢而是提供工作機會,這一方面避免了直接發放現金的不公平,同時也保護了那些不喜歡白拿錢孩子的自尊心,比如我管理的學生助理中就有幾個屬於「聯邦勤工儉學」項目的孩子,他們因家庭收入低需要政府資助學費,同時通過在校園工作來賺生活費,不僅緩解了資金緊張,也鍛練了孩子的時間管理、人際關係和實際工作能力,屬於全贏的一種安排。
教育是國家發展的根本,也是一個國家發展水平的標誌,毋庸置疑的是,那些毀掉孩子自尊心的做法是最失敗的教育方式,但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再也不能有這樣摧殘學生心靈的事件繼續發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