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3年12月20日訊】俗話說:「黃金有價玉無價」,其中「玉無價」讓人困惑,每當看到在拍賣會上一件玉石成品以幾百萬、甚至千萬的價格成交時,總會令人不可思議,難以理解。這玉石真值這麼高的價嗎?!廣大消費者總是對玉石感到有一種神秘,覺得對其價值心裏沒底,常常望「玉」興嘆,不敢輕易問津。是否能對玉石有一個明確的市場參考價呢?的確很難!那麼,作為一般消費者怎麼理解「玉無價」呢?這要從玉石的性質說起。
為什麼說「玉無價」?
一、玉石的文化性
玉文化是亞洲人、尤其是華人文化的一重要組成部分。由於玉石質地細膩,易於彫琢,人們常把一些民間傳說、文化習俗、宗教信仰和生活信念等等觀念形象化地融入玉石中,使之不僅成為一種裝飾和保值的物品,更重要的是成為一種信物,賦之以特殊的文化內涵。
二、玉石的歷史性
人類在發明文字記載之前就已有了玉器。可以說,玉石伴隨著人類走過了各個歷史階段,成為人類最忠實的信物和傳統習俗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同的時代和不同的民族都有著不同的文化習俗和思想觀念,這也將直接反映到玉文化之中,使得玉文化的表現特徵各不相同;而在人類繁衍的進程中,玉石作為一種信物和財富,常被代代相傳地保留下來,它或許經過了幾代人、無數人之手,親歷了許許多多家族的興盛與衰亡。
三、玉石的工藝性
玉石是一種工藝品,是工藝師對玉石材料的藝術創造,它融入了工藝師對玉石材料的理解和思想感情。因此,玉石的工藝性是玉石文化的具體表達,它給玉石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所謂「三分料、七分工」,同一塊料,出自不同的設計和加工工藝,其價值也會千差萬別。
四、玉石材料開採、選購和加工的艱辛性
在櫃台上展現在消費者面前的玉石成品,個個色彩亮麗、晶瑩剔透、賞心悅目,但殊不知每件玉石的背後從採玉、購玉、加工到成品,每個環節都可能包含著一個個充滿酸甜苦辣、曲折心酸的故事。
就拿翡翠毛料的選購來說,由於毛料的內部狀況無法用肉眼直接觀察到,人們只能通過對其表皮顏色、紋理、裂隙的分布走向,顆粒粗細,透明程度等特徵的分析來推斷內部質量的好壞。但再有經驗的玉石商人也不敢稱自己對毛料的判斷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即所謂的「神仙難斷寸玉」,也將購毛料稱為購「賭石」。
五、玉石的優質性
即玉石的質量好壞,它與其成分、顏色、透明度、瑕疵息息相關。優質的玉石要求成分純正,顏色濃、陽、正、和,質地細膩圓潤,整體晶瑩剔透,完美無暇,也就是所謂的色好、種細、水足,無裂、無綿、無綹。但好玉可遇不可求,就拿翡翠來說,主要產出於緬甸北部的密支那地區,近年來利用機械化進行開採,開採進度較快,而任何礦產都會有開盡時,因此上等的玉料越來越難尋,好玉料價格越來越貴,差玉料則越來越便宜,出現了價格的兩極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