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限購為啥破解不了城市擁堵「魔咒」?(圖)

作者:童克震 發表:2013-12-24 12:38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不管是限行也好,還是限購也罷,都是權宜之計,
不能從根本上化解城市「腸梗阻」。

【看中國2013年12月24日訊】近日,天津市政府宣布從2013年12月16日零時起在全市實行小客車增量配額指標管理,並將自2014年3月1日起,依據北京的經驗對車輛尾號實施機動車限行交通管理措施。至此,北京、上海、天津、廣州、石家莊、貴陽等城市對汽車增量實施了限制措施。同時,北京於上個月發布2014年的限購搖號新政策,2014年新車指標由每年的24萬輛減少到15萬輛。(12月19日《證券日報》)

我國一線城市幾乎都在陷入「堵啊堵圍城」,二線城市幾乎都在「車行艱難」,三線城市幾乎都在汽車暴增。據有關資料統計,截至2013年10月底,機動車保有量達到2.5億輛,私家車已經破億,且每年都在以超過20%速度增長;這就注定我國道路增長遠遠不能跟上車輛增長,指望道路增長化解城市「腸梗阻」希望渺茫,只能「限行」和「限購」。明年將有25城汽車限購,並不是危言聳聽。

不管是限行也好,還是限購也罷,都是權宜之計,不能從根本上化解城市「腸梗阻」。因為「東方不亮西方亮」,購車總能找到不限購的地方,購車夢還會輕而易舉實現,城市同樣面臨車隊「黑雲壓城」。國民為什麼出現「購車狂」,城市為什麼出現「公車狂」;如果不從核心層面解析和剖解,找不到剖解之法。正像全國人大代表、長城汽車總裁王鳳英所言:「汽車已經成為僅次於房地產的社會綜合問題,某種程度上其牽涉面之廣、複雜程度甚至高於房地產。」

國民「購車狂」原因有三。一是公共交通發展滯後,各大城市最「靚」的是高樓大廈,公共交通不是路線不便民,就是老牛慢車,有的經常「擠爆」等;有車一族誰還願意乘公交出行辦事呢?二是官車出行的影響,官員動不動就官車耀武揚威出行,坐公交反而感覺「失面子」、「掉架子」、「辱身份」等;這也培養了國民的奢靡風、虛偽風、接軌風,所以追求購買汽車「壯門面」、「擺尊嚴」、「不受歧視」等;三是公車改革「淪陷」和經濟槓桿調節乏力。

城市「腸梗阻問題」這麼複雜,而諸多城市化解「腸梗阻」執政並沒有圍繞這些「問題」轉。不是限行、限購「各自為政」,就是科學調控車輛乏力。西方發達國家城市不堵,關鍵就是人家「管教有方」。一是教育國民養成「哥本哈根化城市潮流」,即以自行車、免費公共自行車推行「環保出行」習慣,讓遠離汽車尾氣保健康成為城市責任;基本取消了公車,公車私用、濫用被舉報後要面臨丟官、巨罰風險;二是大幅提高城市擁堵費、停車費、空氣污染費等來限制車輛;三是推行城市便民大公交網路先行戰略,比如免費公共自行車、免費公交、免費地鐵、免費軌道交通,基本上都是「到了家門口公交」,誰還願意高成本汽車出行呢?

明年25城汽車限購陷入的仍是便民大公交網路滯後「魔咒」。必須看到的是,「限」了初一,「限」不了十五,今後還是「滿城都是汽車堵」;必須圍繞公車改革到底、綠色出行教育到底、公交服務便民到底發力,城市「腸梗阻」才能最終「消解」。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BBC 中文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