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4年01月18日訊】老是聽到一些人將「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說成是儒家教義。可是,你若問他,那到底是哪個儒家說的?他們肯定答不出來。沒辦法,這幫人反儒基本上都是基於脊髓反應。
我乾脆浪費一點時間,將「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出處一一檢索出來:
【明】鐘惺《混唐後傳》:俗諺雲,‘君要臣死,不得不死;父要子亡,不得不亡。’說便如此說,但人急則計生。
【明】諸聖鄰《秦王逸史》:秦王說:「哪有此理!古語云,君要臣死,臣若不死為不忠;父要子亡,子若不亡為不孝!你眾官替我世民做一個明輔就罷了。取酒過來!」
【明】陳仲琳《封神演義》:文王聽而不悅曰:「天子乃萬國之元首,縱有過,臣且不敢言,倘敢正君之過;父有失,子亦不敢語,況敢正父之失。所以君叫臣死,不敢不死;父叫子亡,不敢不亡。為人臣子者,先以忠孝為首,而敢以直忤君父哉?」
【明】陳仲琳《封神演義》:蘇護曰:「姬伯前日來書,真是救我蘇氏滅門之禍,此德此恩,何敢有忘?我兒!我想君臣之義至重,君叫臣死,不敢不死;我安敢愛惜一女,以自取敗亡哉?今只得將你妹子送進朝歌,面君贖罪。」
【明】吳承恩《西遊記》:八戒道:「師父,你是怎的起哩?專把別人棺材抬在自家家裡哭。不要煩惱!常言道:‘君教臣死,臣不死不忠;父教子亡,子不亡不孝。’他傷的是他的子民,與你何干!」
【明清】《靖江寶卷》:鮑青轉而一想:我如果帶兵造反,要拿我忠良名聲壞啦得,這叫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哪能不亡。罷了,罷了,我不如學學宋朝岳飛岳元帥,修修我格忠臣好名聲。
【明清】《靖江寶卷》:薛猛轉而一想呀,我如果造反,拿我薛家忠良名聲壞啦得,特別我的父親母親,武藝比我好哇,他們總不曾造反啊,如果我擅自做主造反,要被我父母見怪呀,這叫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不得不亡。
【清】李漁《無聲戲》:百順聽到此處,不覺改顏變色,合起掌來唸一聲阿彌陀佛道:「諸公講的什麼話,自古道:君欲臣死,臣不得不死;父欲子亡,子不得不亡。豈有做奴僕之人與家主相抗之理?」
【清】陳端生《再生緣》:有云: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臣少華本不當違旨私逃,因思此非出於聖意,實被奸人暗害耳。豈可以一身就縛,致使兩代功勛遂陷於千秋叛逆?
【清】陳端生《再生緣》:啊唷反了,你們這班不知好歹的愚人,著實的大膽!從來說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朕當初把孟麗君賜配劉家,是一時失於檢點。若論起理來,你們擅將蘇映雪代嫁劉門,倒還有個欺君背旨的罪名。
【清】陳端生《再生緣》:咳!芝田呀,你可曉得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那時候若然威逼起來,哪怕你上天入地!死時殉節活時從,兩件事,難脫君王掌握中。
【清】呂熊《女仙外史》:楊榮奏道:「君要臣死,臣不敢不死,何況出使?唯陛下命之。」
【清】《西巡迴鑾始末》:既而袁問曰:「吾二人死固無恨,況君要臣死,不死則不忠。然究竟所獲何罪,而受大辟?請即見告!」
【清】《呼家將》:千歲道:「古云:君要臣死。不得不死;父要子亡,不得不亡。俺呼家將歷受國恩,襲叨帝蔭。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金藏道:「為子當孝,為臣當忠;如君欲臣死,孰敢不死?但欲勘臣去陷君,臣不為也,今既不信金藏之言,請剖心以明良嗣不反。」即引佩刀,自剖其胸。
【清】《說唐》:你知忠孝二字之義否?自古道:‘君要臣死,不死非忠;父要子亡,不亡非孝。'又稱與父報仇,你的仇在那裡?今老夫奉命征討,你又抗拒天兵,殺害朝廷大將、罪孽重大。
【清】錢彩《說岳全傳》:岳爺道:「賢弟休如此說!自古道君要臣死,臣不敢不死。你我已經食過君祿,況為人在世,須要烈烈轟轟做一番事業,顯祖揚名。」
【清】如蓮居士《薛丁山征西》:薛仁貴道:「二位哥哥不消費心,君要臣死,不得不死,姦王將女兒污吾,聖上豈不大怒。吾若一死,走到陰司,決不饒他。」
【清】如蓮居士《薛丁山征西》:薛丁山說:「今朝廷不來捉拿,是為幸也。今來欽召,國恩難報,君要臣死,不死不忠。」
【清】《野叟曝言》:「咱沒一毫歹心腸,又有文爺鑒察,咱還有甚牽掛!君要臣死,父要子亡,拗得過去的嗎?妹子,咱合你拜別了皇上、祖宗,往這陰司裡走遭去罷!」
【清】《龍鳳再生緣》:未幾,全家即遭拿解。古云:「君要臣死,臣不死不忠。」臣本不應逆旨潛逃,惟欲昭雪父以圖今日耳。
【清】李雨堂《萬花樓》:國丈暗道:君王不善言辭,何不說君要臣死,不得不死。我亦不敢多言辯駁,只因這位佘太君不是好惹的。
【清】雪樵主人《雙鳳奇緣》昭君見文龍推卻不去,柳眉直豎,杏眼圓睜,喝聲:「文龍,你太無禮!常言:君要臣死,臣不死乃為不忠。豈容你貪戀妻子,膽敢抗旨以違君命麼?」
【清】《後宋慈雲走國全傳》:種元帥見龐雲雄在營前相隔不遠,難以明言,只得假罵一聲:「好生可惱,不聽良言。古雲‘君要臣死,不死不忠;父要子亡,不亡不孝’。不必多言,休走,本帥擒汝回營。」
【清】張傑鑫《三俠劍》:伍子胥之兄名尚,兄弟二人接書,伍子胥問其兄如何,其兄云:「父叫子死,子不死為不孝;君叫臣死,臣不死為不忠。吾將赴父之召,以全孝道。」
【清】張傑鑫《三俠劍》:大少寨主一語不發。二少寨主說道:「天倫,君叫臣死,臣不死是為不忠。父叫子亡,子不亡是為不孝。您叫孩兒說話,孩兒便說話。」
【清】張傑鑫《三俠劍》:岳爺說道:「欽差大人此去凶多吉少。」欽差說道:「君叫臣死,臣不死,則為不忠。」岳元帥嘆道:「真忠臣也。」
【清末】蔡東藩《南北史演義》:高歡又道:「君要臣死,不得不死!況天柱未嘗不思叛君,罪亦應誅,何足言報?今日與汝義絕了!」
【清末】蔡東藩《唐史演義》:莊卻故意說道:「君要臣死,不得不死,父要子亡,不得不亡,叫我如何相救?」
【清末】蔡東藩《清史演義》:吳三桂道:「休得亂言!俗語說道:‘君要臣死,不得不死。’只我前半生是明朝臣子,為了闖賊作亂,借兵清朝,報了君父大仇。你尚知有君父麼?
【清末】許嘯天《唐代宮廷艷史》:建寧王慨然對太子說道:「從來說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如今依哥哥的話,人子獲罪於父,不得骨肉的原諒,便活在世上,也毫無趣味。俺便回家去候死罷了!」
可以看出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這句話最早是出現在明代小說中,而在清代小說與戲曲中更加常見。很可能這句話就是當時社會的一句俗語。它流行應該跟明清兩代皇權專製程度高漲有關。但從來沒有一個儒家說過所謂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在任何一部儒家典籍上也找不到與這句話類似的表述。
但那幫反儒的人肯定又要說了:雖然「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不是儒家說出來的,但卻是儒家思想無疑,儒家嘴上不說,但一直這麼主張。
所以我這裡要預先將儒家的君臣觀貼出來,以堵他們之口哈:
1、「君君臣臣」這句話,常常被人拿來證明儒傢俱有絕對效忠思想,甚至被演繹成「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但其實,「君君臣臣」表達的是一種對等的義務關係:「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論語•八佾》)。君首先要像個君的樣子,臣才有效忠的義務;君若不君,則臣可以自行解除效忠的義務。孔子主張「以道事君,不可則止」,這種「從道不從君」的儒家思想,跟西人的「國王在上帝和法律之下」觀念,同樣具有憲政品質。
2、孟子的君臣思想比孔子還「激進」。他認為,對於異姓之卿來說,「君有過則諫,反覆之而不聽,則去」;而對於貴戚之卿,「君有大過則諫,反覆之而不聽,則易位」(《孟子•萬章下》)。意思是說,如果君不君,則臣可批評,如果君不聽,則異姓之卿可自行解除君臣關係,貴戚之卿更是可廢掉君主,另立新君。甚至,儒家還主張,若君主無道,臣民可以起而革命。
3、用孟子的話來說,「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革命就是「誅一夫」(《孟子•離樓/梁惠王下》)。漢初轅固生與黃生的爭論,也體現了孟子「誅一夫」的思想。黃生認為君臣各有名位,上下有別,君主有過,臣下當正言匡過,而不是搞什麼湯武革命。轅固生直接否定他:湯武革命乃順應天道,合乎正義(《漢書•儒林傳》第五十八)。這裡隱含著一個憲政命題,即在儒家看來,臣民天然地具有反抗暴政的正當權利。
那些人又會說了:那是先秦儒家的思想,董仲舒之後儒家就成了皇帝的奴才了。好吧,我再引用一句宋儒的話,預先堵他們的另一個嘴:
羅大經《鶴林玉露》:【至於君,雖得以令臣,而不可違於理而妄作,臣雖所以共君,而不可貳於道而曲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