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4年02月03日訊】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之後,中共輿論高調宣傳美國的衰落和所謂中國經濟的奇蹟。在此後兩年間,各級官員由於主要依賴喉舌媒體作為消息來源,自信心空前膨脹。其中,中共既得利益集團賴以控制國家命脈維持統治的主要資源,無非就是享有壟斷優勢的央企和一些大型國企。這些企業接連上市以後,以市值計算,不少進入了世界前列。一些官員以為這下財大氣粗了,殊不知這背後恰恰是為數不多的幾家國際投資銀行(主要是美國投資銀行)運作的結果。
直到1990年代中期,中國並沒有能夠大規模上市的企業。直到1997年中國電信(香港)有限公司(中國移動通信的前身)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和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一次融資達45億美元,國際投資銀行為中共國有重要骨幹企業海外融資開闢了新的途徑。高盛等國際投資銀行運作的巧妙之處在於將分散在各省的電信公司合併在一個央企之下,以市場的廣度為賣點,打造全國甚至將來的全球品牌。而這並不是一傢俱有管理經驗和盈利歷史的什麼公司,更確切地說,是郵電部自己被拿來上市了。但是,類似的交易經過華爾街的包裝,成了國際投資界的新寵。此後,壞帳纏身的各大國有銀行也幾經包裝,在國際投資銀行的承銷下成功的在海外上市,一時緩解了資金鏈的巨大壓力。
2000年以來,除了國有銀行以外,非銀行業的國有企業也有不少在海內外上市融資。但是這些國有企業和銀行的市值並不如中共官員自認為的那麼高,因為它們中的大多數隻有30%左右的股份在市場上流通,而財政部等國家機構則持有其餘70%左右的股份。其真實市值要遠低於用計算同類國際跨國公司市值那樣,簡單地用股價乘以總股數,更不要說在國際上的競爭力了。
如果這部分國家控制的股份完全進入流通,這些銀行、企業的股價將面臨巨大壓力。2001年中─2005年中,國內A股市場長期低迷,就是面臨所謂「全流通」的壓力。2006年以後,一方面因為人民幣升值預期,一方面也由於2008年奧運需要營造氛圍而擱置了「全流通」的計畫。
更糟糕的是,2005─2006年間剛剛上市的三大國有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銀行和工商銀行),短短四五年間就面臨資本金匱乏的壓力。僅2010年一年之內,四大國有銀行再融資加上農業銀行在海外上市所籌集的資金就超過了4,800億元。
這些銀行上市後的年報顯示,三大國有銀行在香港和上海上市所籌集的550億美元中,截止2009年,已經把540億美元用在分紅上,而財政部和國家外匯管理局,作為持有國有銀行70%左右股份的股東,則是紅利的主要獲得者。
海外投資者們很自然地把財政部獲得的這部分紅利和1980和1990年代以來一直困擾國有銀行而沒有解決的壞帳聯繫起來。雖然四大國有銀行早年的壞帳在1998年以後被剝離到了各自相對應的資產管理公司,但直到2009年都未見這些壞帳被處理,而是以原有帳面價值出現在報表之中。【54】
參考文獻:
【54】Carl Walter and Fraser Howie,「Red Capitalism: The Fragile Financial Foundation of China's Extraordinary Rise」 (Revised Edition),Wiley, 2012
(節選自《真實的江澤民》第十二章;作者:《真實的江澤民》聯合寫作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