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下江南,向來是電視劇相當熱門的題材,只要想到堂堂皇帝竟然走出深宮,還要微服出巡深入民間,就可以有無盡廣大的想像空間──當然,還得穿插風花雪月韻事,讓戲劇元素更有「可看性」。
實際上,乾隆南巡並不盡然像大家想像或電視劇編造的那樣,完全脫軌演出天馬行空,畢竟封建社會以及宮中禮制並非可以輕易破除揚棄,從徐揚所繪《乾隆南巡圖》,就可以從沿街跪拜的人群得知──皇帝出了宮,還是皇帝!
臺灣故宮之前曾於圖書文獻大樓展出的「乾隆皇帝的文化大業」特展,這幅向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商借展出的《乾隆南巡圖》,佔去整面牆的長櫃,無疑是令人矚目的大畫,但其實這幅畫長將近二十公尺,展出所見還只是冰山一角,而這幅畫也只是《乾隆南巡圖》的「第六卷」。
大多數觀眾最關心的不外乎:既然是乾隆南巡,乾隆在哪裡?
其實,也不難辨識,剛剛進城門,騎著白馬蓄有微髯的中年老爺就是啦!──有趣的是,皇帝並不一定非得穿黃色不可,這幅畫中的乾隆穿的是藍馬褂,反倒是周圍的貼身近侍大多穿著賞賜的黃馬褂哩。
乾隆出巡往往聲勢浩大,除了大批隨扈、官員,皇后、寵妃也經常隨行,陣容龐大,不可能如想像中那麼「自由」,不過,出了宮終究不同,接觸的世界更為廣大,也拓展了視野與見聞,還是影響很大,尤其乾隆南巡對江南的文化藝術發展影響更是深遠。
乾隆和江南文人多有往來,名列「五詞臣」之末的瀋德潛,就是乾隆的江南詩友,退休後還和乾隆經常詩文唱和,清宮奏折中還可見江蘇巡撫「代呈瀋德潛詩冊折」,而乾隆十六年第一次南巡,瀋德潛迎鑾於清江浦,乾隆皇帝龍心大悅,還賜下著名詩句:「玉皇案吏今煙客,天子門生更故人。」
乾隆喜愛飲茶,就是染了南方之習,原本只是流行於江南一隅的竹黃工藝,也因清高宗喜愛而帶入內廷,甚至成為饋贈南洋諸國外賓的禮品。
《乾隆南巡圖》的畫家徐揚,也是乾隆第一次南巡時發掘的繪畫人才,在內務府造辦處成做活計的檔冊中,乾隆十六年六月二日就已出現徐揚的名字,可見乾隆還未返回宮中,徐揚的「活兒」已開始啦。
徐揚畫人物、界畫、花鳥、蟲草都有所長,在內廷也完成不少長幅巨作,《乾隆南巡圖》多卷之外,還有十公尺的《盛世滋生圖》等,顯示清高宗誇示乾隆盛世之意。
從史料觀點看,這類紀實畫作倒是留下許多研究當世的第一手材料,有趣的是,徐揚畫中加入了近大遠小的透視法,顯然受到西方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