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彈撥類樂器,形成於3000多年前的,傳說為「伏羲」、「神農」氏所造。《綱鑒易知錄》曰:「伏羲斫桐為琴,繩絲為弦;綆桑為瑟。」《帝王世紀》載:「神農始作五弦之琴,以具宮商角征羽之音。歷九代至文王,復增其二弦,曰少宮、少商。」
古箏則較晚,在公元前5世紀至公元前3世紀的戰國時代,在秦國(現今的陝西)一帶廣泛流傳,故稱「秦箏」。計算起來,它也已經有2500年以上的歷史了。箏的命名,一說乃是有瑟分劈而來,另一說乃是因發音「錚錚」而得名。宋代編纂的《集韻》就持「分瑟為箏」之說:「秦俗薄惡,父子有爭瑟者,人各其半,當時名為箏」。除了父子爭瑟的說法而外,還有兄弟爭瑟、姊妹爭瑟的說法。
古琴和古箏——歷史悠久的彈撥類樂器
古琴琴身以獨木所成,琴面系有七根弦,故古稱「七弦琴」。琴弦由絲絨繩繫住,拴繞於弦軸上,屬彈撥樂類的「無馬樂器」;古箏則由框板、面板和底板構成。最早的箏為5根弦,戰國末期發展成12弦,隋代13弦,清代16弦。琴弦均勻排列於箏面上,每根弦均由人字形的弦馬支起,屬彈撥樂類的「有馬樂器」。
古琴雖只有七根弦,但一弦多音,其音域寬達四個多八度,藉助面板上的十三個「琴征」,可以彈奏出許許多多的泛音和按音。音色含蓄而深沉,古樸而典雅,表現力富有內涵,異常豐富,故古時被文人雅士列為「琴、棋、書、畫」之首。
而古箏基本上是一弦1-2個音,同一弦中移動弦馬(柱),可以調作音高,音域寬廣,音量宏大,音色淳厚優美,悠揚悅耳。
古琴琴譜自成一格,古時稱為「文字譜」,到了唐朝多用「減字譜」 ,相傳為唐代曹柔據文字譜簡化、縮寫而成;而古箏古時多用「工尺譜」。
古琴的彈奏,多稱為「撫琴」,以左手按弦,右手撥弦。右手基本指法有:勾、剔、抹、挑、托、擘、打、摘等。左手基本指法有:吟、猱、綽、注等等。彈奏時,右手能夠同時撥動兩根琴弦作和音。在右手撥弦、左手按弦取音時,可作往復擺動的「吟」、「猱」和上滑音「綽」、下滑音「注」等多種技巧奏法,從而形成古琴所特有的演奏風格。
古箏常用演奏手法採用右手大、食、中三指撥弦,彈出旋律和掌握節奏,用左手在箏柱左側順應弦的張力、控制弦音的變化,以潤色旋律。箏的指法頗多,右手有托、劈、挑、抹、剔、勾、搖、撮等,左手有按、滑、揉、顫等。
古箏悅人 古琴悅己
俗語云:「古箏悅人,古琴悅己」。古琴的彈奏有很多琴道、琴德方面的講究,因此自古以來琴家們往往都操守五不彈之原則。即:其一,疾風甚雨不彈。疾風聲枯,甚雨音拙,所以不彈。其二,於塵市不彈。這是因為塵市喧鬧,噪雜不靜,俗氣又重,故與琴文化精神相違。其三,對俗子不彈。市井粗俗之人,不解雅趣,不識風情,難體琴道之妙,自然不為知音。其四,不坐不彈。因操琴須氣定神閑,不可有浮躁之氣。所以琴家不能立而彈琴。其五,衣冠不整不彈。琴家操琴時,須潔淨身心而穿著寬鬆舒適的衣服。
古琴的代表曲目最古遠的是《碣石調•幽蘭》一曲,描寫孔子不得志以空谷幽蘭自喻,據今已有1400多年。還有《廣陵散》、《瀟灑雲水》、《梅花三弄》等,現存琴譜約有數千首之多。中國史籍記載有俞伯牙和鐘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傳說,以及「三國」中孔明巧施空城計,操琴退司馬十萬大軍的故事,說的都是古琴而非古箏。而古箏的代表曲目有《漁舟唱晚》、《寒鴉戲水》、《出水蓮》、《錦上花》、《秦桑曲》、《春江花月夜》、《漁舟唱晚》、《滿江紅》、《步步高》、《瑤族舞曲》、《伊犁河畔》、《百花引》等。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