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網路圖片)
慈禧一次正餐多達一百碗菜,無論是在皇宮、頤和園或是御用的火車上都不能簡化。在宮女印象中,慈禧太后愛吃什麼是誰也不知道的事,「祖宗傳下來的家法,就是吃菜不許過三匙。」慈禧看哪道菜,布膳太監就盛一杓到她的碟裡,如果慈禧評價這個菜還不錯,太監就會再盛一杓,如果再盛第三杓,其他太監就會立即喊撤,這個菜十天半個月就不會再上桌了。據慈禧身邊的人回憶:
每餐,太后總是一個坐著獨享的,不過有時候,伊也教我陪伊同餐。——我卻只能站著吃,不能跟伊一樣的坐著。——伊的餐桌並不是一張整幅的桌子,事實上也不能有那樣大的桌子,可以放得下整整的一百碗菜就是有,也未免太笨了,太后是決不會歡喜的!所以我們有一套小桌子備著,臨時攏將起來,便恰好足夠安放那一百碗正菜。桌子問題雖是這樣解決了!然而那些菜和太后相距得委實太遠了,除掉靠近伊的幾種之外,伊的箸匙都不能夠得到。那麼太后對於這些菜難道真是可望而不可即嗎?不!不!讀者無須為伊焦急,原來這邊還有一個專門服侍太后用膳的太監咧!這個太監的名字喚做張德。——後來慈禧太后賓天之後,這個人便繼李蓮英而為清宮中的總管太監。——太后如其愛上了某一種菜,心想嘗試一下的話,便吩咐了張德,讓他恭恭敬敬地端近前來,請太后下箸。可是這端菜的差使,也真不容易當,一舉手,一移步,都得非常的鄭重。待太后餐畢之後。這些菜便一齊撤下去,聽我們自由取令。其中十分之九,不是完完整整的像供祖先時撤下來的祭菜一般。
菜既有百碗之多,煮炒的工夫當然是極繁複的了!現在我們只講車上的情形:在那四輛充作臨時御膳房的車輛之中,有一輛才是真正的膳房。在這一輛車上,靠壁的左右兩邊,分裝著五十座爐灶;這些爐灶都是用白色的粘土塗著磚瓦塊砌就的,架子是用生鐵做的,下面還有一個鐵盤,這兩件鐵器上,也一律白漆塗著,所以不但可以沒有起火之患,便是在外觀方面,也覺得很潔淨齊整。在每一座爐灶上,每餐必被指定要做兩樣菜。讀者也許要問:為什麼不讓它多擔任幾樣,也好減省幾座爐灶呢?這中間也有一層緣故,因為有許多的菜,不是臨時就可以做起來的,必須費好多的時候去準備。譬如像燜蒸鴨子,就得有兩天的文火去煮,才能酥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