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4年12月24日訊】每一座土樓都有一個樓名,而在福建平和縣五寨鄉的寨河村卻有一座無名土樓。該塗樓雄健蒼涼,酷似「軍事城堡」。據樓內老人歷代相傳,該土樓很有可能是宋朝皇室為保皇室血脈而修建的防禦性土樓。
據大陸媒體報導,該土樓位於福建平和縣五寨鄉的寨河村,土樓前古樹成蔭,冬日的三角梅格外招眼,一面苔痕斑駁的樓牆映在眼前,巨大的石板門上沒留下片言隻字。走進樓內,除了樓門右邊還保存十餘間樓房外,其餘只剩下樓牆,一座四方形內樓矗立在眼前,給人一種蒼涼空曠之感。
福建一無名土樓,除了樓門右邊還保存十餘間樓房外,其餘只剩下樓牆,一座四方形內樓矗立在眼前(網路圖片)
走進方形樓內,空空的牆體上只留下密集樑柱榫眼,地上牆基還在,牆角一棵大樹冒出樓外,牆頭長滿野草,彷彿訴說這土樓經歷過的歲月。
「建樓的主人應是漳浦趙家堡那邊的趙氏族人的一支。」據考究這座樓歷史的五寨鄉中心小學林國華老師介紹,南宋滅亡前夕,宋朝皇室為保存血脈,派了心腹護送部分皇子皇孫逃難至東南沿海,出於安全考慮,又從趙家堡分出一脈到平和五寨寨河村落腳,並修建造了這座防禦性極強的土樓。
而趙家堡位於與平和縣相鄰的漳浦縣畬鄉湖西碩高山下,是南宋末年皇族閩沖郡王趙若和(宋太祖趙匡胤之弟趙匡美的第10世孫)流亡避難隱居的一個古城堡。
土樓前古樹成蔭,冬日的三角梅格外招眼(網路圖片)
這座土樓和漳浦趙家堡的建築風格基本相同,都是外圓內方,土樓中心有一座四合式四方樓,並且朝向都和閩南坐北朝南的建築風格相反。
「這棟土樓它是坐南朝北的,主人寓意是,身在南方,心系北方家鄉;這棟樓沒有名字,恰巧說明當時他們是逃難過來的,故意隱姓埋名,不敢表露自己的身份。」林國華說。
從結構上來說,這座無名土樓底層為石板砌筑,牆體為三合土夯制,樓牆厚約2米,高10米左右。土樓牆體射口、瞭望口密佈,且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均有一處瞭望臺凸出牆外。林國華特別指出,正因是皇族後裔,為保障安全,土樓的修建就頗費心思,土樓內部是石砌的廣場,分為樓心和外樓。
該土樓樓心是一座高約12米,長約9米的4層方形土樓,樓體射口密佈,且與外樓的射口一一相對;外樓分為三層,共有120個房間,且三層的房間有內外廊道相通。
據村中年長人士介紹,在鼎盛時期,該土樓居住有500多個人,而其中的近百名趙氏族人及重要人物則居住在中心的方形土樓內。
據查,史料上如此記載,祥興二年(1279年),元將張弘範攻陷廣東崖山,丞相陸秀夫負年僅9歲的帝昺投海殉國。當時伴駕至崖山的趙宋王族「閩沖郡王」趙若和,在侍臣黃材、許達甫等人的護衛下,以16艘戰船奪港而出,謀往福州,再舉圖復,不料到浯嶼遇颶風,船沉12艘,不得已折回漳浦浦西登陸。因元軍搜查甚緊,遂隱趙姓改姓黃,為了保存骨血,趙若和還分出一部分的族人,逃往平和縣的五寨、國強等地隱居。
責任編輯:張海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