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5年03月18日訊】今年2月以來,緬甸果敢地區再度爆發戰爭。果敢形勢演變,中國角色微妙,中國政府的立場備受外界關注。
佔地2060平方公里的果敢地區,比鄰中國雲南省。14萬果敢人口中,87%為漢人。控制果敢地區的政治勢力,先後有:始自18世紀的楊氏家族,1968年以後的緬甸共產黨(受中共支持);1989年以後的緬甸民族民主同盟軍(領導人為彭家聲);2009年以來的自治區政府(白所成領導,受緬甸政府支持)。果敢地區以種植罌粟出名、盛行毒品交易。
2009年8月,緬甸政府宣布緝毒,派兵進入果敢特區,與果敢同盟軍發生衝突,進而爆發戰爭,史稱「八八事件」或「八二七衝突」。同盟軍兵敗,彭家聲遭驅逐,率殘部退入山區(有說退入中國境內)。緬甸政府將果敢特區改為自治區。
到今年,2015年2月9日,彭家聲重整同盟軍舊部後,向果敢地區發起反攻,試圖奪回控制權,緬甸政府宣布在果敢實施緊急狀態,並調遣政府軍反擊,新一輪果敢戰爭爆發。
面對2009年和2015年的兩場果敢戰爭,中國政府的態度和立場截然不同。
在2009年的戰事中,緬甸政府軍炮擊果敢,至少3發炮彈落入中國境內,造成中國邊民2死15傷,中國政府僅與緬甸政府低調交涉,緬方對中方人員傷亡表示道歉,中方未予譴責、追究。對2009年的果敢戰爭,中方媒體幾乎不予報導,封鎖消息,網際網路上,更是禁止議論,相關帖子一出現,就遭網管刪除,疏漏的只有小部分。中國官方媒體僅在戰事結束時低調報導,並使用中國政府在國內的維穩語氣,聲稱:「共有3.7萬名邊民湧入我境內……已得到妥善安置。」「目前緬甸果敢地區局勢趨於平穩。」
在2015年的戰事中,據稱因緬甸政府軍的軍機誤炸,造成中國邊民5死8傷。事發後,中國方面,從外交部發言人、外交部副部長到軍委副主席、國務院總理,或提出交涉,或表達憤怒,或發聲譴責,姿態強硬,措辭激烈。緬方對中國公民傷亡「深表悲痛,」但否認事件是緬甸政府軍所為,懷疑反叛武裝故意製造,「企圖製造我方與中方之間的誤會。」但中方不理會緬方的解釋,堅稱:「緬甸軍機炸彈造成中方人員傷亡的事實是清楚的。」
針對這場果敢戰爭,中國媒體一反常態,大幅報導,官方喉舌如《環球時報》等,更是連篇累贅地發表評論,抨擊緬甸政府。網際網路上,則任由網民發表意見,民族主義的帖子如波濤洶湧。
事隔6年,中國政府對緬甸的立場、對果敢的調子,為何前後翻轉、來了個180度的大轉彎?原來,從2010年10月開始,緬甸軍政府開啟政治改革,推進該國民主化進程,先後解除對反對黨領導人、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昂山素姬的長期軟禁,停止反西方宣傳,釋放政治犯,迎接流亡人士歸國,取消報禁、網禁、黨禁,允許昂山素姬和反對黨重新登記並投入選舉,並與少數民族展開和談。
緬甸的民主改革,受到國際社會的歡迎,各國相繼解除對緬甸的制裁。隨著民主化的提升,緬甸重歸文明世界。美國國務卿和總統先後展開對緬甸的歷史性訪問。對應的,緬甸與昔日盟友、老大哥中國漸行漸遠,不僅政治上如此,雙方的經濟合作,也不斷觸礁。在緬甸民眾的反對下,緬甸政府取消了諸如密松大壩、中緬高速鐵路等由中國投資的重大項目。
緬甸變天,讓死守獨裁與專制的北京領導層驚愕、難堪、心痛;緬甸經濟的開放和多元化,不再單純依賴中國,又重創了北京腐敗集團的既得利益。中南海從無限鬱悶到惱羞成怒,不言而喻。
於是,重新爆發的果敢戰爭,就成了北京泄憤的機會。由漢人彭家聲領導的果敢同盟軍,突然發起反攻,挑起戰爭,本身就很可能出自中共的授意和背書。2月10日,彭家聲發表公開求救信,呼籲中國人民和全球華人關注果敢華人命運,聲稱是受到緬甸軍政府的暴力鎮壓後才被迫反抗。發生中國邊民死傷事件後,中國的陸軍、空軍和導彈部隊大量開往中緬邊境,數萬解放軍集結與緬甸接壤的孟定,陳兵待命;緊鄰緬甸的臨滄機場,民航全部取消,改由空軍接管。
這一事態發展,讓人聯想到克里米亞。當烏克蘭由親俄政府把持的時候,無論在俄裔人佔多數的克里米亞發生什麼,俄羅斯都不聞不問;但當去年初,烏克蘭發生顏色革命、親俄政府遭推翻之後,俄羅斯即慫恿克里米亞的俄裔人鬧事、要求獨立,隨後,普京竟閃電出兵,悍然奪取克里米亞,宣布克里米亞成為俄羅斯的一部分。
中共軍方聲言:「如果再次發生緬甸軍機越境或其他危害中國領土主權和國家安全的嚴重行為,中國軍隊將堅決採取果斷措施予以應對。」這種口氣,像極了俄羅斯軍方。
很難說北京是受了莫斯科的啟發,但獨裁者的思維近似,倒有可能讓他們的舉動變得不約而同。如今的疑問在於,習近平是要像普京和希特勒那樣,以某種類似的藉口,攻取果敢並納為中國的一部分?還是如1979年的鄧小平那樣,以「自衛反擊」的名義,揮軍攻入緬甸,打一場有限戰爭,然後撤離。
筆者判斷,如果中共出兵,依中國的國情和習近平的性格,後一種可能性更大。即,習近平模仿鄧小平,以「自衛反擊」為名號,出兵緬甸,藉此達到一箭多雕的目標:幫助彭家聲的同盟軍奪取果敢控制權;懲罰、教訓推行民主改革的緬甸政府;借對外戰爭,鞏固習近平個人的軍權;提升習近平的國內民望,如普京在俄羅斯的民望。除此之外,還可以轉移國內民眾的視線,讓經濟下滑、環境災難、腐敗深重、黨內權力鬥爭激烈等問題,不再成為公眾關注和議論的焦點。
(2015年3月17日)
(文章只代表特約評論員個人的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