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增長率下降。(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5年05月10日訊】本文是何清漣於5月3日,在加拿大溫哥華「咸氏國際論壇」的公開演講摘要。
第一大瓶頸:中國世界工廠地位衰落,復興無望,產業結構調整極為困難。
中國這個「世界工廠」經歷了2001-2010年的十年輝煌,終於無可挽救地陷入衰落。最新報導是世界工廠的主要車間東莞出現第二波企業倒閉潮,據說去年一年左右的時間內,有不低於4000家企業關門。以勞動密集型為特點的東莞企業大量倒閉,標誌著以透支生態環境與勞工生命成本的中國經濟增長模式已經走到盡頭。在此之前,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是投資、外貿、內需,如今這三駕馬車早已齊齊死火,今年一季度,外貿增速同比下降了15%,表明外貿這駕馬車再也無法拉動中國經濟增長,得另想出路。
第二大瓶頸:數量龐大的失業大軍。
目前,中國失業大軍由四個層次的失業者構成。一是農村過剩勞動力,隨著世界工廠的倒閉,大批農民工返鄉,失業現象嚴重;二是外資白領,隨著大量外資撤出中國,不少原來薪資優渥的白領失去工作;三是失業大學生,由於學校裡要求大學生提供就業證明才發放畢業證,學生被迫想方設法讓父母或者親戚單位提供假的就業證明,學校提供的就業率已完全失去了意義。四是城市中那些初、高中畢業後長期在家待業的青年,這些人,中國媒體將其稱之為「啃老族」。
中國的失業者到底是多少?前總理溫家寶曾在2010年3月出席中國發展高層論壇時公開宣布:中國失業人口有2億。另外一個數據由原世界銀行副行長林毅夫提供。今年1月,林毅夫在2015冬季達沃斯論壇表示,由於工資上漲,中國將有1.24億人的製造業崗位轉移至其他發展中國家。目前中國的勞動年齡人口是9.4億,一旦失業人口達到3億,真實失業率相當於32%。
這麼多人沒有工作,意味著統治集團與民眾之間的「麵包契約」已經失靈。我們大家知道,中國是個專制極權國家,所謂「麵包契約」的內涵是:統治者逼迫老百姓「讓渡」自己的政治權利,比如選舉權、新聞自由、言論自由、集會自由與結社自由等,以保證讓老百姓吃飽飯作交換,這就是所謂「麵包契約」。如今這麼多人失業,說明老百姓既未得到權利,也沒能得到麵包。任何一個國家,面對如此高比例的失業人口,都是個非常頭痛的問題。
第三大瓶頸是:資源危機嚴重,對外高度依賴。
中國的環境污染是立體化的,即水(江河湖海)、陸(土地)、空(空氣)全面嚴重污染。中國經濟發展面臨嚴峻的資源約束,無論是作為生產資料的各種礦產,還是作為生活資料的糧食,中國都對外依賴嚴重。
石油號稱「經濟的血液」,中國現在60%以上依靠進口;鐵、銅、鋅等各種金屬礦,對外依存度也都比較高,中國經濟安全嚴重依賴外部因素。民以食為天,中國農業人口佔60%,但糧食自給率到2014年已經降低至87%,三大主糧如大豆、玉米、小麥都依靠進口。這個數字意味著什麼?中國有接近2億人口的糧食依靠進口。這就使中國的糧食價格與國際市場糧價的波動連在了一起,只要有天災人禍,比如戰爭等使產糧國減產,中國糧價就會上漲。
第四大瓶頸:地方政府深陷債務泥潭。
地方債務危機有可能引發地方財政危機,令中央政府十分頭痛。
中國的總債務規模,麥肯錫全球研究所5月8日公布最新報告,中國的債務總額已經達到了GDP的282%。其中只有很少部分是個人債務,大部分是政府債務與企業債務,其中以地方政府債務居首,約有20萬億,以前上報18萬億是少報,官員有政績考慮。據國家發改委官員李鐵所言,地方債務上報數(18萬億)不及實際債務的一半數額。
現在的辦法是,地方政府上報的20萬億債務,部分由中央政府埋單,部分由市場承擔,剩餘部分由地方政府、省政府承擔。最後這點,通俗一點解釋,就是地方政府賴帳,如果引發群體性事件,省裡象徵性地承擔一些以平息事件。由於地方政府除土地之外,沒找到新的生財之道,這個巨大的債務泥潭,令中央政府頭疼。
第五大瓶頸:金融危機。
導致金融危機的因素除了債務危機之外,還有正在升高的壞帳率,以及超發貨幣形成的巨大流動性過剩。
先談銀行壞帳。目前出現的是改革以來,由房地產爛帳引起的第三次壞帳高峰。第一次壞帳高峰是在朱鎔基時代,從1998年開始,中國政府處理最初剝離的1,700億美元,用了長達六年以上的時間。但是「前清後欠」,清理了部分舊的壞帳,又形成了更多的新的壞帳,使中國銀行海外上市受到嚴重阻滯。中國政府乾脆採用了一個「聰明」辦法,成立四家國有資產管理公司,將這些不良資產即壞帳「剝離」後劃到這些公司的帳面上,不影響銀行帳面觀瞻。其中部分不良資產打包賣給了外國投資公司——外國公司為什麼要買不良資產?那是因為中國金融系統的運作當時對它們來說是個謎,想通過購買不良資產摸清中國金融系統的運作情況。
第二次危機是在溫家寶時代,銀行壞帳又積攢了8000多億美元。為了到美國上市,能夠通過美國證券市場的「薩奧法案」,中國不得不僱請好幾家聲譽很好的美國評估機構幫助審計,如安永、普華永道等。中國邀請十幾家外國銀行如瑞銀、Citibank、美國銀行、新加坡淡馬錫等到中國銀行做「戰略性投資者」,允許其合約期滿後退出。有了這些合作夥伴做包裝,中國四大銀行在香港和中國A股市場上市後賣得很好。這幾隻大旗艦一上市,曾佔A股總市值一半以上,吸納了不少資金,外國銀行賺到盆滿缽滿,2007年後陸續退出。
再來談中國的貨幣超發問題。近30年的中國經濟增長,其中一個重要手段就是依靠超發貨幣。這些年來,中國成了世界第一大印鈔機。
2003-2013年的10年間,基礎貨幣增加88萬億元人民幣,外匯資產增加了3.4萬億美元。在投資興盛時期,超發貨幣的負面效果還不明顯;近兩年投資減緩,結果導致國內儲蓄增加,游資增多,加劇了流動性過剩困境。由於沖銷工具極少,深諳中國金融情勢的央行行長周小川終於籌思出一個沖銷辦法,這就是他於2010年11月在財新峰會提出的「池子理論」,大意是:為了應對短期投機性資本即熱錢流入,要加固防洪堤;對已經進入國內的熱錢,要筑好蓄水池。周小川筑的「池子」究竟是什麼呢?通俗一點講,一個是房地產,用房地產筑池子,圈住流動性。這就是中國房價節節上升,高居全世界之冠的原因。
現在房地產不行了,就用股市做池子,圈住流動性,一旦股市下跌,市值蒸發,流動性就大大減少。中國發了這麼多鈔票,但從基本生活用品來看,通脹率似乎不高,主要是因為消費物價指數(CPI)當中沒將房地產計算進去,美國是將房地產價格計入CPI的。如果房地產價格上漲被計入CPI,中國的通脹率會相當高。現在房地產市場下滑,就用股市做「池子」,股市的暴漲暴跌會暫時消解金融危機。
從西方金融業的角度來看,周小川很不合格,不應該用這種轉嫁危機的方式消解自身危機。但從中國政府角度來看,周小川是個了不起的金融家,干了三屆央行行長,駛過了許多金融業的激流險灘,在危機預期中努力推遲危機的到來。今後如何,就看他的運氣了。
第六大瓶頸:分配嚴重不公,貧富差距過大。
近20多年來,中國權貴資本掠奪公共財與民財幾乎到了肆無忌憚的程度,造成貧富差距十分懸殊、財富過度集中的不平等狀況。北京大學中國社科調查中心曾發布一個《中國民生發展報告2014》,其中有幾個數據:2012年中國家庭淨財產的基尼係數達0.73,頂端1%的家庭佔有全國三分之一以上的財產,底端25%的家庭擁有的財產總量僅在1%左右。這樣的財富集中狀態,這麼高的基尼係數,放眼全球,唯此一家,連非洲最爛的國家辛巴威都沒達到這種不平等狀態。因此,中國的低收入階層,也就是窮人,幾乎佔人口的60%左右,一個窮人太多的社會,一個沒有上升通道的社會,是一個充滿不安定因素的社會。
未來中國到底用哪一種方式解決危機?在此我將問題留給在座各位。
責任編輯:唐風 来源:美國之音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