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堯造圍棋以教子丹朱」
圍棋起源於中國,相傳「堯造圍棋以教子丹朱。」堯娶妻富宜氏,生下兒子丹朱,兒子行為不好,喜歡玩打仗的遊戲,常常弄得滿身是傷,堯很難過,於是製作了圍棋,「以閑其情。」這就是最早出現的圍棋模型。這樣丹朱在格子上就能體驗冒驗的樂趣,而不用東跑西顛冒受傷的危險玩樂。按照這種說法,圍棋誕生之初,就具有了開發智慧、純潔性情的功能。
2、「鼻祖」弈秋
弈秋是春秋時期人,是我國史籍記載的第一位棋手,是「通國之善弈者」,被稱為圍棋「鼻祖」。弈秋帶了兩個學生。一個誠心學藝,聽課十分專心;另一個卻不下功夫,上課時心不在焉,總是探頭探腦地朝窗外看,想著外面大雁什麼時候才能飛來,飛來了好張弓搭箭射兩下試試。兩個學生同在學棋,同拜一個師,前者學有所成,成為遠近聞名的高手,後者未能領悟棋藝。這說明專心致志是下好圍棋的先決條件。
3、「商山四皓」
商山四皓,指的是秦末漢初的四位著名學者。他們不願意當官,長期隱居在商山,下棋吟詩,人稱「商山四皓」。劉邦久聞四皓的大名,曾請他們出山為官,而被拒絕。
劉邦登基後,立長子劉盈為太子,封次子如意為趙王。後來,他見劉盈天生懦弱,才華平庸,而次子如意卻聰明過人,才學出眾,就想廢掉劉盈而立如意為太子。劉盈的母親呂后聞聽,非常著急,就開國大臣張良想辦法。張良建議呂后聘請「商山四皓」作太子的賓客,呂后答應了。「商山四皓」都是張良的好朋友,礙於老朋友的面子,他們出山了。很快,太子劉盈經過這四位長者潛移默化的教導,修養與見識大有長進。
有一天,劉邦與太子一起飲宴,他見太子背後有四位白髮蒼蒼的老人,問後才知是「商山四皓」。四皓對劉邦說:「我們聽說太子是個仁人志士,又有孝心,禮賢下士,我們就一齊來作太子的賓客。」劉邦見太子有四位大賢輔佐,便知道太子已不可廢,於是就消除了改立趙王如意為太子的念頭。
劉盈後來繼位,為漢惠帝。
4、關羽下棋刮骨療傷
三國時期,蜀國大將關羽也酷愛與人下棋。一次他在攻城時,被毒箭射中右臂。將士們取出箭頭一看,毒已滲入骨頭,勸關羽撤軍治療。關羽決心攻城,不肯退。將士們見關羽箭傷逐漸加重,便派人四處打聽名醫。
一天,有人從江上駕小舟來到寨前,自報姓華名佗,特來給關羽治傷。關羽問華佗怎樣治法?華佗說:「我怕你害怕,立一柱子,柱子上吊一環,把你的胳膊套入環中,用繩子捆緊,再蓋住你的眼睛,給你開刀治療。」關羽笑著說:「如此容易,何用柱環?」然後吩咐設宴招待華佗。關羽喝了幾杯酒就與人下棋,同時把右臂伸給華佗,並說:「隨你治吧,我不害怕。」只見華佗取出尖刀,切開肉皮,用刀刮骨,發出滋滋聲,在場的人都嚇得用手捂著眼。再看關羽,飲酒食肉,談笑弈棋,若無其事。過了一會,華佗刮盡骨毒,敷上藥,以線縫好傷口。關羽笑著站起來對眾將說:「我的胳膊伸彎自如,好像從前一樣。華佗先生,你真是神醫呀!」華佗說:「我行醫以來,從沒見像你這樣了不起的人,將軍真乃神人也。」有詩云:
棋國大師今幾許,神威終古是雲長。
5、王質與爛柯山
晉朝時期,圍棋風靡一時,民間關於圍棋的傳說也多了起來。其中最有名的,便是千百年來膾炙人口的爛柯山的故事:衢州一位名叫王質的樵夫,打柴時遇到兩位仙人下棋,他在一旁看入了迷,天色已晚時才想起該回家了,他拿起打柴用的斧頭,卻發現斧柄已經腐爛了,回到村裡,發覺村民都是生面孔的人,一問才知,原來人間已過了五百年,他這才明白自己是遇見了神仙。後人有詩為證:
閑看數著爛棋柯,澗草閑花一剎那;
五百年來棋一局,仙家歲月也無多。
6、謝安的名相風範
前秦符堅帶兵百萬入侵東晉,朝庭震動。東晉統帥謝安卻邀親友在山中游玩下棋,神情自若。至夜,謝安突然密傳眾將,調兵佈陣。幾天後突發奇兵,將入侵之敵打得潰不成軍。捷報傳來,謝安正在下棋,他只是掃了一眼捷報,順手放在一邊,聲色未動。客人們忍不住紛紛問他仗打得怎麼樣,他這才緩緩地說:「仗打勝了。」謝安胸有成竹、堅定沉著的名相風範,正是從圍棋中修煉出來的。
7、羊玄保「賭郡戲」
南北朝時期,圍棋名手輩出,百花爭艷。其中有一個「賭郡戲」的典故與宣城有關。據記載,宋武帝劉裕與當時的名手羊玄保下棋,並與他打賭,如果羊玄保贏了,武帝就封他個大官。最後,羊玄保果然勝了,宋武帝亦不食言,真的給了他一個宣城太守的官。
8、王積薪仙師授藝
王積薪是唐玄宗時的「棋待詔」,「安史之亂」時,他跟隨皇帝逃往四川。途中的一天夜晚,王積薪借宿在一位老婦人家,晚上聽得老婦人和她的媳婦躺在床上對話:「夜很長,一時也睡不著,咱們來下盤圍棋吧!」老婦人說。「好的。」媳婦回答。王積薪好不奇怪,心相:「屋裡沒有燈,躺在床上怎樣下圍棋呢?」便側耳諦聽著。「起東南九放一子。」媳婦說。「東五南十二放一子」老婦人回答。「起西八南十放一子。」「西九南十放一子。」……兩人這樣你一句我一句,總共下了三十六著棋後,忽聽老婦人說:「你輸了,我勝了九路。」王積薪驚異不止。
天亮後,他向老婦人請教,老婦人便與媳婦給他一一講解昨夜下的那局棋。王積薪覺得這盤棋下得十分奇妙,便把它叫做「鄧艾開蜀勢」帶回去認真研究,自此棋藝大進。
後來王積薪根據前人和自己的實踐經驗,總結出圍棋《十訣》:
一、不得貪勝;二、入界宜緩;三、攻彼顧我;四、棄子爭先;五、舍小就大;六、逢危須棄;七、慎勿輕速;八、動須相應;九、彼強自保;十、勢孤取和。
16世紀由日本人狩野永德所畫
9、楊季鷹傳友誼於朝鮮
唐朝時圍棋有了空前的發展,展現出了一幅絢麗的圖畫。其中,圍棋外傳至朝鮮、日本之後,在唐代與唐朝的交流也多了起來。在這些交往中,唐朝圍棋高手為國家和民族贏得了聲譽。公元738年,唐玄宗派特使前往朝鮮,當時朝鮮盛行圍棋,唐玄宗便命圍棋名手楊季鷹作為特使副手一同前往。楊季鷹顯然棋高一著,在朝鮮沒有人能戰勝他,令當地人民十分欽佩,為表尊敬,他們還送給中國使者許多貴重的禮品。
10、顧師言「鎮神頭」揚國威
顧師言也是唐朝時的著名棋手。據記載,日本國王子善弈,來到大唐後尋求高手比試。唐玄宗便令大唐第一高手顧師言與之對局。雖說是下棋,但由於兩人是代表著各自的國家,心情都很緊張。王子謹慎地擺下陣勢,顧師言每投一子也都要凝思良久。經過一番苦戰,到第33著時,顧師言一招「鎮神頭」制服日本王子,使之「瞪目縮臂,已伏不勝」。王子輸棋後,請問顧師言是幾品棋士,唐官回說「第三品」。王子遂長嘆說:「小國第一不如大國第三,看來確實如此啊!」
11、呂元應以棋品觀人品
唐朝東都留守呂元應,常和門客們下棋。一回,正下著棋,送來了大量公文。要他立即處理。呂元應剛拿起筆來準備批覆,下棋的門客迅速偷換了一子。呂元應看得一清二楚,只是未動聲色。門客最後勝了這盤棋。第二天,呂無應就請這位門客走了。臨行時,呂元應依然以禮相待。
十多年過去了,呂元應終因重病不治行將離開人間,他把兒子、侄子叫到床前,對他們說:「交朋友必須認真選擇。」接著,他向他們講述了十年前與門客下棋的那段往事,說:「偷換一子,我倒並不介意,但由此可見此人心跡卑下,不可深交。你們一定要記住這些。」呂元應的遺言是他多年察歷人生的經驗之談,棋品和人品是不可分割開的。
宋•劉松年《十八學士圖》之二
12、劉仲甫「奉饒天下棋先」
到了宋朝時,出現了獨霸棋壇、所向披靡的大棋手劉仲甫。有一年,劉仲甫途經錢塘,打出「江南棋客劉仲甫奉饒天下棋先」的旗旛,震動當地棋界。當地棋手推選一名高手與劉對弈。棋行百餘步,圍觀者都以為劉仲甫局勢不妙,劉仲甫卻說:「我有一要著,可勝十餘子。」遂置一子,眾皆不解。劉仲甫解釋說:「此著二十手後方才用得上。」棋局繼續進行,下到二十餘著後,果然遇著此子,頓時局勢大變。最後劉仲甫勝十三子。觀者無不信服,敬佩不已。
13、王安石下棋賭詩
政治家兼文人王安石也是一位棋迷。他晚年閑居南京,常與薛昂處士紋枰對坐。有一次,二人約定賭棋罰詩,輸者作梅花詩一首。首局是王安石負,俄頃,便脫口吟出《梅花》詩云:
華髮尋香始見梅,一枝臨路雪倍堆。
鳳城南陌他年憶,杳杳難隨驛使來。
一首詩吟罷,薛昂心中暗嘆荊公(王安石的號)不愧一代雄才。次局,王安石吸取前車之鑒,步步為營,穩妥進取,致使薛昂無隙可乘,終至敗北。論理該薛昂作詩,可他搔首弄耳,苦思冥想了半天也沒寫下一句。王安石等得不耐煩,便代他作了一首:
野水荒山寂寞濱,芳條弄色最關春。
欲將明艷凌霜雪,未怕青腰玉女嗔。
既賭勝負,又不失風雅,增加下棋的情趣,或許這正是文人弈棋的別具一格之處。
14、坦蕩磊落的過百齡
圍棋到了明朝,大為昌盛,迎來了圍棋發展的高潮,掀起這個高潮的,便是明末過百齡。過百齡以進京擊敗驕狂一時的著名棋手林符卿為標誌,開始獨步棋壇。當時,過百齡住處的房主人因事惹了官司,有人勸過百齡躲起來,過百齡說:「主人待我很好,今天他有難處,我卻跑了,這是不義的。而且,我與他交朋友,並沒有幹過什麼壞事,為什麼要遭禍害呢?」一段時間裏,與這家房主有交往的人都受到了牽連,唯獨過百齡平安無事。
15、少年棋手一鳴驚人
明朝出現幾位棋藝高超的少年棋手。浙江余姚人岑干就是這樣一位少年棋手。岑干很小的時候,就和一些小孩子下棋,一下就是一天。長大以後,他進了京城,一班達官貴人都請他去下棋,一時名聲大震。當時,號稱「天下第一手」的顏倫住在京城,他已是龍鐘老叟,也把岑干請去下棋,但敗在岑干手下。
另一位棋手方新,六七歲時就會下棋。小時候,他父親與人下棋,把他放在膝上,下到半場時,方新捂著爸爸的耳朵,悄悄告訴他應在哪兒投一子。爸爸根本沒把方新的話當回事。結果客人贏了棋,還對方新父親戲言道:「小孩子那能看出我的漏洞?我是不怕攻的。」小小的方新當下復盤,非但一子不錯,而且把客人殺得大敗。少年時,他就成為當地棋王。
慈禧皇太后下棋像
16、「棋聖」黃龍士
清初棋家如林,高手如波濤一般,一浪未平一浪又起。黃龍士是其中的代表人物。黃龍士天資過人,幼小時棋名已聞達四鄉鄰里。及長,父親帶他遊歷全國各地,遍訪名家,使之境界大為長進,成為棋壇霸主,被人們尊為「棋聖」。黃龍士對圍棋發展的最大貢獻,在於他轉變了圍棋的風格,使棋風大變,局面開闊,輕靈多變,思路深遠,尤其是中盤作戰之力,令人嘆為觀止。現代有日本棋士稱他的中盤力量有十三段的實力。
17、圍棋高峰:範西屏、施襄夏
清朝康熙、乾隆時期,政治穩定,經濟繁榮,造就了中國古代圍棋發展史中最輝煌燦爛的一頁。這一時期,範西屏、施襄夏成為中國圍棋發展史上的兩座高峰。
範西屏和施襄夏同為浙江海寧人,年齡也僅差一歲,均師從圍棋高手俞長候。範西屏12歲時與師傅齊名,16歲便已經是天下公認的第一高手了。施定庵幼時攻棋、琴,父親教導他「琴尚淡雅而鄙繁支,棋貴虛靈而病沾滯」。後又得當時著名國手梁魏今帶他到峴山遊玩,梁魏今指著山下奔湧而出的山泉說:「下棋的道理就和這山泉一樣,自然流暢,毫無阻滯。如果拘泥於古譜,銳意深求,反而過猶不及了。」施定庵受到啟發,棋藝大進。
範西屏「奇妙高遠,如神龍變化,莫測首尾」,施襄夏「深謀遠慮,如大海巨浸,含蓄深遠」。兩人對弈,施襄夏常鎖眉沉思,半天不下一子,範西屏卻輕鬆得很,似乎全不把棋局放在心上,甚至應子之後便去睡覺。兩人留下的「當湖十局」,大氣磅礡,殺法精謹,成為前無古人的圍棋傑作,將中國圍棋的傳統技藝發揮得淋漓盡致,是我國古代對子局的最高峰。
18、最後的餘音:陳子仙、周小松
清朝末年,政治腐敗,經濟落後,文化衰退,圍棋的命運日益艱難。陳子仙、周小松成為我國古代圍棋最後的餘音。陳子仙的棋別出心裁,獨創一格,十二歲就以國手著稱,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年少的一位國手。能與陳子仙比高低的只有周小松。周小松為人正直,每次與人下棋,都盡其所能。相傳周小松讓九子與曾國藩下棋,將曾國藩的棋分割成九塊,每塊僅能做活,曾國藩大怒,把周小松趕出了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