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5年08月01日訊】沒想到中國股市和房市竟然如此相似,活脫脫一對親兄弟——應該是難兄難弟!
近年來,中國商品住房庫存約6億平方米,嚴重供大於求,房價下降本來是曾經發瘋的房市恢復正常的要求,按照市場經濟的規律房市破產毋須行政干預。然而政府一直在千方百計不遺餘力地救樓市。因為房地產不能跨,病再重也不能死。不僅是維持房地產垂而不死,而且還要讓其風光面市。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嚴重供過於求、各地到處鬼城林立的情況下,一線城市的房價還在上漲。真是天大的奇葩,讓所有按照經濟學原理去研究中國經濟的學者、經濟學家無地自容。
近兩個月的股市震盪暴跌,是在「新常態」經濟結構調整壓力下,原本帶著泡沫的股市指數的「去泡沫化」回歸。股市下跌本來猶如「三高」病人血管清瘀清毒一樣,是股市恢復正常的過程,本來毋須行政干預。但政府是一定要干預股市的。理由有四:一是股市暴跌崩盤會引起社會不穩定,這是政府救市的第一動因;二是股市繼續下跌,由於佔股市大頭的國有控股上市公司的背後用的都是銀行或其他機構的資金,當下跌到一定指數後,金融鏈會斷裂,會引發經濟危機;三是政府財政亦如對土地有嚴重依賴一樣,對股市亦有嚴重的依賴,其依賴程度幾近與土地依賴相當,因為股市能給政府帶來豐厚的財政收入;四是瘋狂了四分之一世紀的股市,猶如房地產業一樣,已經嚴重滲透了國民經濟體系的方方面面,股市的超常動盪會干擾宏觀經濟。
中國股市與房市對國民經濟的影響程度,幾乎是一樣的。所不同的只是表現形式。房市嚴重供過於求要崩盤了,政府必須要救;股市泡沫太多了需要要縮水要暴跌了,政府仍還必須救。政府救股市房市,不僅是政治穩定經濟發展的需要,而且是財政創收的需要。這個道理用經濟學原理解釋不了。因為中國經濟從來是超經濟的,經濟生活從來都是政治生活、權力生活的延伸。
從理性上講,政府是不需要救股市的。股票買賣猶如賭博,自由買賣,願賭服輸。然而經濟生活是現實的,而這個現實是積累於歷史的,或者說現實的根子是長在歷史上的。今天病入膏肓的房市、股市是歷史長期積累的產物。故從某種意義上講,今天的政府手裡爛透了的房股兩市,還有天文數字的政府債務,都是今天的政府在為歷史埋單。前三十年所謂改革發展過程中積累起來的問題,都在這一屆政府的執政期間集中暴發。歷史難為今天了。
政府的錢說到底是人民的錢,政府不可能沒有限度沒個夠地花錢救股指。而且,政府以救股指為目的的救市資金,在能有限發揮平穩股市積極作用的同時,客觀上在結果上會妨礙股市泡沫的清除,會把股指硬抬在相對於股市真實價值更高的點位上,反過來又為各路機構下一輪製造泡沫發財創造機會。如此一來,惡性循環的結果只會使股市的頑疾週期性發作。
由於不斷的行政干預,讓不少機構已經牢騷滿天,當然處於政治穩定的考慮,他們不會主動減持,但如果淨值下降,或者投資人主動要求贖回,機構們也是沒有辦法,只能被動減持,最後還是要大比例拋售股票,市場還會下跌。再加上外資連續在順差的宏觀環境下流出,shibor隔夜利率逐漸抬頭,CPI年底前可能回升到3%等等不利因素的影響,市場資金枯竭已經是一個大概率事件,如果放開行政干預,可能是一個逐漸陰跌的過程。如果還是硬頂指數,那麼越到後來暴跌的風險就越大。
我們常說有多少水和多少泥,資金跟市場的點位也是同樣的道理,資金退潮市場必然下跌,而拆了槓桿(最低1:2 最高1:9),資金已經下跌至少一半了,還要硬把指數頂到4000點,甚至4500點,這莫非就是傳說中的「黑科技」?您覺得合理嗎?再舉個不恰當的例子:買房大家都知道,30%的首付款,相當於1:3的資金槓桿。從2000年以後,房地產貸款才真正走入了百姓家,而從那時起,房地產貸款其實就給樓市加了一個3倍的槓桿,讓樓市開啟了暴漲之路。如果現在把銀行的貸款全部停掉,還有人會動輒拿出幾百萬全款買的起房嗎?失去了做多的力量,房價自然也會暴跌。
所以還是那個哲學問題:無論房市股市,你限制做空很容易,但上哪去找做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