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5年08月25日訊】近來有發現,部分翻牆網民一直沒有登陸推特、谷歌,使用翻牆軟體只為看一些政治八卦,後在牆內平台上傳播。那些充滿戲劇色彩的、或許永遠也無從證實的「故事性消息」,滿足著獵奇者的慾望。他們可以翻牆,但不經常翻牆,只在政治八卦的線索出現在視野內的時候,才能觸發翻牆興趣。實驗將一篇正規外媒的消息鏈接發在這樣的群體裡,如果標題沒能激起獵奇慾望的話,便很容易被忽略,大家認為「沒必要費力搭梯子只為打開一個牆外鏈接」。
這讓人感覺,長期處於新聞管制下的信息消費者,即便短期脫離管制,有可能依舊缺乏獨立辨認信息的能力。獵奇心理的基礎是尋求刺激,背景是反應遲鈍或弱化,基本屬於在長期「統一思想」的束縛之下需求被壓制的結果。主要表現為輕信、偏執,分為渠道依賴型偏執和內容偏執(獵奇),後者有可能很快轉化為前者。
基於傳播心理,人們重視傳播後的反饋,當刺激性成為傳播質量的要素時,獵奇就成為了一種需求。政治八卦體現宮廷神秘感,之所以能引發興趣是政治參與被剝奪的結果。中國長期的專制傳統也一直在強化政治的神秘,獵奇心態的存在並不難理解。
受眾普遍質疑官媒的消息,但並非完全是基於內容在思考下的判斷,更多屬於渠道排斥。即便不翻牆,正規陸媒和牆內「門戶」一定程度上也沒能拚得過自媒體和民間小道消息。但篩選渠道的新聞取信態度不可能完全解決真實度問題。至少,哪些是假裝成自媒體而背後有集團或政治派系操縱的信息源,大眾無從得知。如果不持續加強獨立判斷能力的話,只能承受花樣兒愚弄。
不否認的確有「新聞理想」高漲的大陸媒體人一直在辛勤工作、承受各種壓力,但公眾否定的是他們為之服務的單位,於是不論他們個人怎麼努力也依舊無法扭轉公信力的低下。除非他們能聯手對抗政黨對新聞的束縛。近期有大陸媒體人轉行下海的消息頻現,被很多公眾解讀為「厭惡管制」了,足見公眾是多麼希望他們去抗爭管制呢。很遺憾,這個真沒有。
或許可以這樣理解,時訊「謠言」的火爆、政治八卦的魅力體現的是信息消費者的判斷力被閹割,是黨管新聞的結果。管制加大了獲取成本和傳播成本,但一定程度上並沒能激發人們對自由的追求和獨立判斷力,而是逐漸體現出如上這般辨識力低下的狀況。獲取成本與渠道偏好正相關,也就是說,人們會更傾向於相信那些需要付出一定「代價」才能獲知到的信息,但這點必須在成本足夠大、持續時間足夠長的情況下才能實現。否則更可能帶來的是疲憊和厭倦。
做為接受信息不自由的中國民眾,更多是在被壓制和被誘惑之間輾轉,我們鼓勵翻牆,脫離管制和灌輸,但並不是說放棄一個渠道轉而投入對另一個渠道的依賴。自由之地對個體思考判斷能力的要求只會更高,該如何提升信息消費者的認知能力,或許是相比優化信息環境更為現實的問題。
簡要介紹一下提高認知技能的幾個訓練步驟:
1、識別內容。你看到的是些什麼內容?
新聞被分為四種類型,其中官媒(包括所有黨管治下的新聞機構)發布的是消息大多屬於「肯定式新聞」、門戶網站的新聞接近「斷言式新聞」,新聞工作者在此只是起到了一個傳聲筒的作用,他們只需要背誦那些擬定好的觀點和結論,不加質疑。這樣的新聞不依靠準確、完整或核實來構筑公信力,只是以滿足表達(或認可)一種信念為目的,而刻意選擇性摘取消息的片段。「肯定式新聞」的標誌是辯論文化讓位於答案文化,目的是令社會穩定、看起來「井然有序」,免於爭執。當然也拒絕了受眾的獨立思考。此外,強調準確和語境的「確證式新聞」是最傳統的模式;被利益集團操控,基於特定目標和針對固定受眾群體的、看起來像調查報導的新聞,是偽裝成新聞的宣傳。
黨管下的新聞機構傳遞的是政黨的觀點,不加思考的承載官方敘事版本,空話連篇。即便沒有通稿的要求和禁令的束縛,很多記者也越來越懶得親自去查明事實,而是只憑直覺就接收他人的二手甚至三手消息。於是整體上給信息消費者的印象是新聞離事實越來越遠,逐漸變成了另一種形式的輿論。而社交網路、博客和自媒體等新傳播形式有可能使用上述任何一種模式來生產新聞。
真正通過核實的消息,信源會呈現多樣化,記者(發布者)對各種信源保持著懷疑態度,並非停留在對信息表面的陳述,而是傾向於繼續挖掘。
2、信息細節的充分性。你看到的這篇報導完整嗎?如果不完整,它缺了什麼?
對完整性的檢驗涉及信息源、證據和潛在的偏見。新聞的缺陷是碎片化,本身缺乏完整性,信息消費者應該首先注意到的是「它提供了什麼事實」,基於這些事實的證據是否充分,如果不能充分,則不可確信。由於「斷言式新聞」的時效性較高,它提供的肯定只是片段,判斷則需要將多方面的片段儘可能拼湊完整後再加以分析。而對於「肯定式新聞」來說,因為它急於呈現的是一個觀點和論斷,多半沒有足夠的事實,或沒有仔細辨認過證據的真實性。
3、評估信息源。傳出信息的人是誰?為什麼可以相信他們?
具體人名、身份對於判斷來說只是一個很小的元素,關鍵在於這些人(信息源)是否真的掌握了信息。記者對信息源的選擇不能夾帶任何目的,媒體人考證信息源的積極性是新聞可信度的標誌。採集到的是否一手信息?如果不是,中間隔了哪些環節?它們都足夠可信嗎?如果媒體人沒能給公眾呈現出這些疑點,便很容易形成誤導或被聰明的消費者質疑。
有些時候信息消費者可以看到採訪過程實錄,需要注意的是記者的提問內容,究竟問的是事實,還是在尋求觀點。如果是後者,則需要針對性思考,而不是僅憑直覺接收。如果發現記者在藉助一系列對事實的追問,有目的的引導受訪對象表現出媒體預期的態度,那就不叫採訪,而是說服。
4、評估證據。哪些才是證據?
觀察和理解不是一回事,後者是個體基於前者加入了個人經驗或感受後得出的結論,是「我感覺」,而不是「我看到」;推斷和實據也不是一回事,自媒體渠道經常見到這種影響,令受眾將推測結論和事實混淆在一起,認知被干擾。如果信息源是有目的地(比如黨宣或被利益集團、政治派系所操控的,偽裝的自媒體或新媒體),則會給信息消費者帶來誤導。
5、還有其他可能性或解釋嗎?都是些什麼?
如上述新聞分類,目前最常見到的是「斷言式新聞」和「肯定式新聞」,它們不是以展示事實為根本的,事實只是宣傳目標的附屬品。那些未經核查的事物,不論其準確與否都屬於斷言,報導的目的是暗示和影響,而不是呈現。
如果信息消費者發現記者在採訪中只是「給受訪對象一個說話的機會,說出他們想說的話」,而不是嘗試核實和質疑結論,那很可能無法確保是真實的。單個數據只能暗示事實,而無法確定事實,如果你看到的只是單一信息源發布的單一數據,便可以懷疑是基於宣傳目的所做的「證據篩選」,在「肯定式新聞」中很常見。
排斥掉那些試圖影響你的結論及證據,試著反問:還有其他可能性嗎?哪一個更可能?或許有必要重複一下:這些新聞模式並非官媒和門戶網站所獨有。
6、篩選題材。你得到了真正需要的新聞內容嗎?
信息轟炸時代,各種渠道的新聞鋪天蓋地,對受眾個體來說,那些東西真的都是你需要的嗎?
你可能漏掉了什麼,有沒有發現一些消息裡隱藏著對民生影響較大的意義?也可能過多接收了一些沒有價值的純宣傳,還可能它們被誤導了,這是比浪費時間更大的損失。基於上述,信息消費者應該明白自己究竟需要些什麼題材的信息,以及對自己的預期而言哪些獲取渠道更靠譜?獲知有沒有片面,如何將那些碎片拼湊到趨於完整?過濾掉重複的內容,避免被有目的的影響,做一個聰明的信息消費者。
篇幅有限,本文沒有選取實例來分析。如果你學會了這些判斷方法,不妨試用一下,它們並不複雜,謹慎取信只是個習慣問題。
来源:自由港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