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6年01月09日訊】(看中國記者端木珊綜合報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近日公開發表講話,從今起,對長江這個重要的生態寶庫「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習近平的公開表態迅速引發輿論關注。那麼,長江到底被進行了多少「大開發」,又造成了什麼影響?
習近平:對長江「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
1月5日,習近平在出席重慶召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時發表講話說,長江是中國重要的生態寶庫,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必須從中華民族長遠利益考慮。
習近平強調,在當前和今後相當長一個時期,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把實施重大生態修復工程作為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項目的優先選項,真正使黃金水道產生黃金效益。
兩天後(1月7日),中共官媒《新華社》發表時評稱,「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是歷史責任。文章並承認,近些年,長江生態環境嚴重惡化,長江水質污染事件多發;白鰭豚、白鱘等頂級物種紛紛告急。
同日,人民日報海外版微信公號「俠客島」刊文指出,長江需要休養生息,如對生態破壞非常嚴重的水電等項目勢必將進入冷卻期。
文章還表示,在開發「黃金水道」的問題上,遇到的第一大難題就是航運,而長江航運面臨的第一困境就是人工修剪的水利工程。文章以三峽工程為例,在2011年時,船閘通過量就已經超過1億噸,提前20年達到了設計能力。而且,每年三峽船閘都要大修,造成大量船隻積壓,有時船過一次閘就要等上60多個小時。
長江被「大開發」 禍源是三峽
習近平表態「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後,長江到底被搞過「大開發」,引發外界關注。
資深時事評論人楊彼得在《東網》發表評論文章指出,近三五年來,長江流域的乾旱問題日漸嚴峻。中游地區與長江相連的兩大淡水湖洞庭湖、鄱陽湖,以及另一大湖泊洪河,近幾年幾乎年年乾旱見底,春夏之交綠草豐茂,完全可以發展一定規模的畜牧業了。楊彼得認為,導致這一切的根源是三峽大壩,使長江中下游涇流量大幅減少。
不僅如此,三峽大壩還使得長江水系特有的魚類趨於滅絕。雖然在長江及其若干支流建立了若乾魚類保護區,但只不過是聊勝於無,作用有限。楊彼得還表示,由於水系航運發達,導致長江中的珍稀水生動物白鰭豚滅絕,江豚也瀕臨滅絕的邊緣。
陸媒《新浪網》發表的一篇文章則指出,三峽工程還引發了移民搬遷、環境等諸多問題,從它籌建的那一刻起,就始終與巨大的爭議相伴。
文章引述清華大學水沙科學與水利水電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王光謙表示,就工程移民和拆遷移民關係來說,「如果讓我打分,應該是不及格。」
王光謙還指出,三峽工程設計規劃的時候,從未把生態功能考慮進去。「20年前,關於生態環境保護的概念幾乎是零,十幾年前才慢慢認識到生態功能的重要性。」
「還有地質災害,由於三峽水庫水位攀升,快速升降,加上這個地方本來就是地質災害多發區,滑坡很多,水壩再一泡,就容易坍塌。」王光謙說,三峽工程建成後,地震增加了很多,最大震級是6.4級。
江澤民強行上馬 罪責難逃
事實上,三峽工程在上馬前就受到多名水利專家的質疑、反對。但時任中共總書記的江澤民一意孤行,強行上馬。
著名水利專家黃萬里的女兒黃肖路2014年7月曾撰文披露,在三峽大壩開工前,黃萬里曾給江澤民寫了一封信,勸阻三峽工程,但江澤民沒有接受黃萬里的建議。
在三峽大壩擬議修建之初,黃萬里從地質、環境、生態、軍事諸方面痛陳三峽工程的危害,預警三峽水庫蓄水後卵石淤塞重慶、四川水患、浩大的工程開銷和必將釀成禍患的移民安置,並預言三峽高壩若修建,終將被迫炸掉。因此,他不被邀請參加三峽工程論證。
在《眾志繪宏圖——李鵬三峽日記》一書中,李鵬曝光了三峽工程的內幕——江澤民責任難逃。書中寫道江澤民「就任中共中央總書記以後,第一次出京考察的地方就是三峽壩址。1989年以後,所有關於三峽工程的重大決策,都是由江澤民同志主持制定的,他對三峽工程的建設發揮了重要的領導作用。」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