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國崩潰論再起(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6年02月28日訊】最近,中國崩潰論再起,懸崖、危機、崩潰等過去由境外勢力壟斷的詞彙都出現在公開言論中。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崩潰論的主力是中共自家人,「境外勢力」只有章家敦在預測中國離崩潰不到半年。最重要的是,這次預言危機的人當中,有個重要人物,那就是中國現任財政部長樓繼偉。
樓財長發警告:離懸崖還有一公里
2月26日上午,中國財長樓繼偉在G20結構性改革高級別研討會的分會場——「OECD經濟政策改革‘力爭增長’」上發表簡短演講,提醒各國,越推遲結構性改革,改革空間越小,別等到站在懸崖邊再改革。
作為中國財長,樓繼偉當然知道要如何保持「政治正確」。他表示,中國比較有幸,還比較有改革空間,但中國也有許多問題。他還發表心得:空間是在變化的,越推遲結構性改革,越侵蝕改革空間,好比讓自己站在懸崖邊上。「一個人可以掉下懸崖,但是一個國家掉不下去,所以我們只能承受痛苦。最好離懸崖還有一公里就預見到,加緊改革,不要等到最後1米。」樓財長強調,大家往往更關注短期的問題,這沒有錯,但是更加需要關注長期和短期的問題。
內行聽門道。樓財長很聰明地將中國問題放在全球問題當中來談,但實際上他預想的重要聽眾是國內比他更有決定權的最高領導層。目前正值國內輿論空間步步收緊,各類經濟數據的頒布都要審查後才能發表,一心為黨國著想的任志強因說了一句「人民政府啥時候改黨政府了?花的是黨費嗎?」算觸了今上「媒體姓黨」的逆鱗,此時此刻正在經受網路大字報狂風暴雨般的洗禮,還有可能被開除出黨、上央視認罪亮相。因此,即使貴為一國財長的樓繼偉,也只能借國際會議發出警示。
財政部是中央的錢袋,從政府公務員的工資、軍費、公共安全支出、西藏、新疆、西北等動盪不安的少數民族地區的高額財政轉移支付,以及全國各省市的主要公共支出如教育、醫療、養老等,幾乎就全靠它了。樓財長職司是管理中央財政這隻錢袋,他提到的離懸崖一公里的危機,當然主要指財政危機。而且他還說了,「空間是在變化的」,各國有幸離懸崖還有一公里,亦即1000米,那麼中國每天那距離是縮短1米、2米還是更多?是緩慢前行還是快速滑行?這就得看中國的改革舉措是否有效了。
國家賬本顯示財政安全有問題
國家財政部的收入支出明細帳就是中國的國家賬本。目前這本國家賬本已經收不抵支,財政困難確實已顯山露水。以下三條消息放在一起看,就可以嗅出危機味道:
一、2015年財政赤字高達2.3萬億。2016年2月1日,每日經濟新聞刊發《2015年財政赤字達2萬億 2016年平衡收支恐更難》,其中提到,2015收支差遠超預期。2015年全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高達15.22萬億元,同口徑增長僅為5.8%,增速創自1988年以來新低;但同期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高達17.58萬億元,同口徑增長13.17%。收支相抵後,2015年中國財政赤字突破2萬億元,達到23551億元,且高於年初預算數字7351億元。
二、2016年1月財政收入同比下降0.7。據財政部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1月份中央政府支出為8387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的7512億增加11.6%。1月份中央政府收入為7256億元,較去年1月的7305億元略減0.7%。1月份赤字1131億。但考慮今年經濟下行之勢,今後數月內增加財稅收入的可能性不太大,財政赤字將繼續增加。
三、縣級財政捉襟見肘。官方數據顯示,2015年前11個月,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同比下降29.2%,各地土地財政難以為繼。據財政部調查,2015年,國內至少有21個省的基礎養老保險增長率出現負數,不少地方養老金出現穿底現象,養老保險基金瀕臨破產邊緣。官方承認的養老金缺口達1萬億,但實際情況遠比這嚴重。過去,養老保險基金出現入不敷出情況,通常會靠地方財政補貼,但現在不少縣連政府工作人員的工資都發不出,政府本身就有巨額負債問題,養老基金的運行猶如黑洞,將不斷蠶食中央政府財政結余,同時令國家債務規模進一步膨脹。
那麼,離懸崖一公里之時,中國財政改革的第一刀舉向哪裡?其實關心中國經濟的人應該知道,養老保險體制改革是第一刀。
中國財政改革的第一刀
目前中國進入人口老齡化高峰,60歲以上人口佔人口比例接近15%之時,養老保險缺口與社會安定相關。如果有法可想,中國政府不會動這一塊。但由於企業破產潮還在繼續,為了讓剩餘的企業能苦撐下去,萬萬不能加稅,否則全玩完。增收既然無多大騰挪餘地,減支就成了唯一可行之法。
養老保險體制改革去年就開始了,大概這就是樓財長講的「距離懸崖一公里」的時點。2015年1月,國務院發布《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3月6日,樓財長在記者會上端出了改革方案,稱養老保險將採用三條支柱,社會養老保險+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個人購買的商業健康、商業養老保險。10月,「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改革」政策出臺。11月初,中央公布的「十三五」規劃建議要制定職工醫保退休人員繳費的法規;2016年1月初,樓繼偉在《求是》雜誌上發表文章,明確表示政府正在研究制定職工醫保退休人員繳費政策。《第一財經日報》據政府部門數據測算,以2015年底全國退休人員的平均養老金月2250元為繳費基數,按照當前8%的醫保總費率(單位繳費6%、個人繳費2%),退休人員需要繳納的平均額度為每人每月180元。
為什麼要選在民生這塊?這點掰開說很簡單:政府工作人員的工資不能少,事關幹部情緒;軍費與公共安全支出,事關政權安全。只有民生方面,砍幾刀問題不太大,最多就是發牢騷,寫點段子罵罵政府,反正老年人的造反能力也不強。
中央政府要看緊錢袋的決心,可從劉源被任命為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一職管窺一二。中國政府兩隻錢袋當中,央行管發鈔票,財政部管花鈔票。中國各省尤其是經濟欠發達的省區,一向拿著本省的錢袋從財政部的口袋裡嘩嘩地接銀子,「跑部錢進」是要務。但今年不比往年,財政赤字高達2.3萬億,央媽不得不紮緊錢袋口。劉源從未在財經口任職,如今被任命此職,要的不是他的專業經驗,而是他的太子黨要員身份。他的到任,等於財經口大門前放了一根頂門閂:今後財政部難以招架各省要錢的苦情陳訴,可以推說:這是人大財經委定的盤子,有事找它去。有人說,人大財經委是個閑差,這話是忘記了中紀委走紅的命運:在王歧山到任之前,中紀委也是個喝茶看報消閒度日的衙門。
財政安全是政權安全的保障
談危機的文章不止一篇。安邦諮詢2016經濟研判內部討論稿有意公開發表,其中提到的問題有:政治壓力空前、政策文件失靈、大部分所謂金融創新是瞎胡鬧、貧富差距影響社會穩定。三、四線城市的領導今年要以「穩」為主,搞好兩點:安全不出事,運行要穩定。城市不能斷水、斷氣,出了大事更是不行。老鄧經濟茶館則寫了篇《我,已經嗅到了崩潰的氣息》,從人民幣大放水談到人民幣幣值劇貶,甚至預言3月份人民幣匯率可能會劇烈跳水,外匯市場崩盤有可能。
早在2003年,我就在《威權統治下的中國現狀及其前景》中說過,財政安全是一國政治安全的最後一道防線。中國所有的危機因素早就埋下並逐漸嚴重化,但只要導致政權崩潰的即期因素,比如統治集團內部矛盾(極端表現是政變)、外敵入侵、社會內部強有力的反抗不同時出現,發生危機共振,中共政權就不會崩潰,而中國則會在20-30年內維持潰而不崩之局。
本文所列舉的國家賬本上的幾個大數,僅僅只是開始。能否在距懸崖一公里的距離內完成卓有成效的財政與金融改革,應該是中國政府現階段的頭等大事。事實上,中國政府並非坐吃等死,筆者接下來將分析目前已現端倪的危機應對準備工作。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的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