恕道(圖)

發表:2016-06-28 12:0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仁者心懷「恕道」。

《論語·裡仁篇》中,孔子曰:「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此即中國傳統的讀書人所傳習的忠恕之道,或單提一個恕字,稱為恕道

古人注重修身,時時關注省查自己,並且能用寬容的心,涵容他人過失,不僅自己的德行可以增長,也能夠感化善化他人。子貢問孔子:「有沒有一個字可以作為終生奉行的原則呢?」孔子說:「那大概就是‘恕’吧。」就是寬容的意思。顏回也說過類似的話:「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亦善之。」

慈悲為懷 化解惡緣

佛家有這樣一則修煉故事。一個小和尚冒雨來到一富戶家化緣,並請求留宿一夜,那家主人卻不讓其入住,於是這小和尚就在富戶的屋檐下,忍飢挨凍了一宿。清早管家開門,看見了已經濕透了凍得發抖的小和尚,小和尚問了這家主人的姓名就離去了。多年後,小和尚成為廟裡的住持,這家富戶的小妾去廟裡祭拜。一進大典,就看見柱子上赫然刻著他家主人的名字,很是好奇,於是就問一個和尚緣由。和尚說:「我家住持因為你家主人曾不肯施舍僧人,才記下了名字。」小妾怒道:「你家住持竟然如此小氣。」和尚道:「非也,我家住持覺得不給僧人飯食,必是有溯世惡緣未了,就記下你家主人名字,以便每日念佛誦經,祈禱你們一家平安吉祥,以化解惡緣。」聽罷那小妾感動不已,於是急返家告訴主人。那主人聽後悔恨不已,親自來到廟裡禱告上香答謝住持,並答應以後廟裡所有的香火,眾僧的衣食他家全都包了。正是善可以化解怨緣,冤冤相報何時了?

勸勿結仇 並多解怨

據《閱微草堂筆記》記載,清代人御史胡牧亭說:他的家鄉,有人養了一頭豬。這頭豬只要一見到鄰居的王老頭兒,就瞪起眼睛狂吼,並橫衝直撞地追來要咬他。但見到別的任何人,卻不會這樣。

那個王老頭兒,起初非常憤怒,想把它買過來殺掉,吃它的肉,才解恨。不久他忽然醒悟,心想:「這大概就是佛經上所說前生結下的冤仇吧?然世間上,沒有不可解的冤仇!」於是,他就以高價把那頭豬,買下來,送進寺院,作為長生豬(一直養到自然死亡)餵養。

從此以後,這頭豬再見到王老頭兒,便俯首貼耳,很親昵地靠近他,再也不像從前所見那副兇惡的樣子了。

我(紀曉嵐,下同)曾看過孫重畫的一幅《伏虎應真圖》。圖上還有巴蜀西部人李衍,題的詞。其大意說:道行廣大的人,騎著猛虎,如同駕御良馬一般。豈是它本來就是馴良的,而是道力化解了它的凶性。由此可知天地之間,一切有生命的動物,都可以成為契友。但願眾生能至誠相處,不要互相畏忌,而成敵對。

我想,這段題詞,正好可以作為胡御史所講這個故事的旁證。



責任編輯:李懿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最新文章
更多最新文章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