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記者越來越少了(Pixabay)
【看中國2018年1月15日訊】丸丸:
據統計,2017年,中國在冊新聞調查記者僅剩175人。傳統媒體中的調查記者保有量僅130人,在六年前,這個數字還是306人。而我們是一個擁有14億人口的超級大國。
數據來源:張志安《新媒體環境下調查記者行業生態變化報告》。
一、
希望評論裡的朋友們知道什麼叫「調查記者」。
有些朋友在下面留言說,「百度百科上沒有調查記者」「記者證不會分類出調查記者這一項」。對此答疑:百度百科有「娛樂記者」,但記者證上同樣沒有娛樂記者的分類。所以,請不要以百度百科為權威。
調查記者怎麼定義?通常的認識是:以從事調查性報導為主業的記者。英國媒體理論家HugodeBurgh認為調查記者的責任是挖掘真相。王克勤認為,調查記者必須深入一線,主要從事揭黑報導,且揭露對象為公權機關、強勢企業,並作出有公心的獨立調查。
調查記者並不是一個曖昧的詞彙。在美國,有美國調查記者編輯協會,國際上,則有國際調查記者聯盟。即便在中國,也有許多知名調查記者、以及種種關於調查記者的論述。有朋友覺得這是隔行如隔山,但我之前卻認為在一個文明社會,經歷過毒奶粉、地溝油、黑煤礦、孫志剛案、山西疫苗事件等等之後,知曉並理解「調查記者」的存在,應屬於常識範疇——對不起,我太天真了。
二、
這些被稱為社會「看門狗」的調查記者們,都去哪兒了呢?
1989年,《鄭州晚報》記者殷新生,因揭披鄭州市檢察院越權事件,被誣陷入獄。
1998年,《山西青年報》記者高勤榮,因揭露山西運城滲灌工程造假,被判刑12年。
2002年,《京華時報》記者楊威,因採訪物業糾紛問題而遭遇毆打,導致耳鼓摸穿孔。
2003年,《南方都市報》因報導孫志剛案與非典事件,影響高層仕途,主編程益中被捕。
2005年,《河南商報》記者範友峰,因調查報導聶樹斌案,被迫辭職,淡出新聞界。
2006年,冰點週刊因刊登《現代化與歷史教科書》,被停刊整頓,主編副主編均被免職。
2008年,《法制日報》記者朱文娜,因採寫遼寧西豐拆遷案,被警方拘傳。
2008年,《民主與法制時報》記者景劍鋒,因報導山西公安包庇黑惡勢力,被判刑1年。
2009年,《河北青年報》副總編輯樂倩,遭遇歹徒報復行凶,歹徒邊打邊喊「叫你報!」
2010年,《經濟觀察報》記者仇子明,因報導凱恩股份交易內幕,被當地公安局網上通緝。
2012年,《東方早報》記者簡光洲,三鹿奶粉首位報導人,發表「新聞已死」,離開新聞行業。
2013年,《新快報》記者劉虎,因實名舉報工商總局副局長,被關押346天。
2013年,《南島晚報》記者楊瓊文,因曝光海南萬寧校長開房案,被迫離職。
2013年,中國揭黑記者第一人王克勤,因《北京暴雨失蹤者》一文,《經濟觀察報》調查部被解散,王克勤本人被迫離職。
2016年,《蘭州晨報》《蘭州晚報》《西部商報》三名駐武威記者,因被當地部門視為發布「負面報導」而遭遇逮捕。
……
三、
還有朋友問,調查記者減少,會帶來什麼影響?
沒有影響。
直說:
咪蒙的微信頭條軟文報價,漲到75萬了。最高讚的評論@丸丸說中國的調查記者還剩175個人,比幾年前又少了一百多個,這幾個數字結合起來看,有一種莫名的黑色喜感。
對於內容創作者來說,這就是最好的時代。在我讀新聞學院的年代,稿費基本上是全國統一價「千字百元」,2005年實習的時候我的老師就經常跑到報社傳達室收給其他雜誌寫評論賺稿費的郵政匯款單,每張上面幾十元到兩三百元不等,算是補貼生活。後來不記得是韓寒還是郭敬明說要做雜誌,稿費千字千元,我們都還很震驚:那麼多錢?
如果十年前哪個TMT行業研究員跑來告訴我,過幾年一篇文章可以賣幾十萬,我一定覺得他是個傻逼。現在來看,傻逼的是我自己。十年前新聞學院的課堂裡都在說「紙媒即將消亡」,但恐怕當時的老師和學生都沒有幾個人預料的到,消滅紙媒的不是網路,而是大眾。
2015年底,我拿到的咪蒙頭條報價還是40來萬,2016年40萬就屬於絕對的友情價了,如今更是到了75萬,這還是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的友情價,還要求先付40萬定金,推送後3日內付尾款——咪蒙只是一個風向標,水漲船高的背後,是各種短平快的內容風生水起。
深度報導?臥底三個月,冒著被斃稿、丟飯碗甚至送命的風險寫了兩萬字,然後換幾千元工資,這還不算什麼,關鍵是有多少人看呢?消滅紙媒的,看上去是朋友圈、今日頭條、快手和各大流量IP,但背後的事實就是:我們越來越沒有閱讀的耐心了。
記者都去哪兒了?我看了看身邊的同學朋友,有離職去做自媒體的,有一邊當記者一邊做自媒體的,還有跳槽去企業同時自己做自媒體的。當然也有留下的,但大都是在中央級或者省級的黨媒,而其他留下的人,用一位報社社長的吐槽來說:「都是些沒啥追求也沒多少能力的」。
經常在知乎看到一些答案,前面都寫的挺好,然後看到最後出現一個二維碼「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哦」……這感覺很奇怪,但是不怪作者,寫一篇75萬啊,誰不想成為咪蒙?就算不為賺錢,誰不想有成千上百萬的粉絲呢?連我這樣懶的人都寫微信公眾號了,有朋友最近還跟我說:你是失業開始寫公眾號了嗎?寫的都是些什麼破玩意兒?我只能說「哎呀寫著玩兒嘛」,說得好像不羨慕人家咪蒙一樣。
我當然不是說咪蒙寫的不好,她寫的實在太好了,讓喜歡的人恨不得轉發一萬遍,讓討厭的人恨不得立刻懟一萬匹草泥馬回去。很多記者其實多多少少都應該感謝從南方都市報出來的咪蒙,還有從新華社出來的六神磊磊這些人,沒有他們的一篇篇100000+大河奔流,我們現在可能都還過著千字百元的生活。
高票答主說:調查記者越來越少,會帶來什麼影響?沒有影響。我可以補充一句,自媒體收的錢越來越貴,會帶來什麼影響?答案是:收入高了,作者很開心;好看的文章多了,讀者很開心;流量高了,廣告主很開心。
所以,大家應該都很開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