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丁文苑】文史常識之十八:捨身行義的季知縣(圖)

作者:園丁 發表:2018-04-15 08:3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在道德水準高的時代,有許多仁人志士選擇了捨身取義。(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在道德水準高的時代,有許多仁人志士選擇了捨身取義。(圖片來源:Adobe stock)

這是一個發生在康乾盛世之後的真實故事。在講這個故事之前,先解釋一下此文標題之意思。古人所謂的仁義之舉,即出於善心,為愛他人而做出的正義之行為。

在清朝乾隆末年,由於土地兼併和官吏貪贓枉法,致使大批喪失土地的農民流亡他鄉,成為雇工,佃戶。為反抗官僚,地主和不法商人的壓榨,發生了信仰白蓮教的農民起義。這場起義最早在嘉慶元年(1796年)由教首張正謨,聶傑人等在湖北,四川發起,後來到嘉慶年間已經發展到幾十萬人,波及到陝西,甘肅,河南等省,到嘉慶九年(1804年)被鎮壓下去,歷時九年,是清朝規模較大的一次農民起義。

在嘉慶年間,直隸巨鹿縣有一個姓季的新任知縣。這天他正在縣衙批閱文件,忽然縣衙刑名師爺急匆匆地從外面跑進來。季知縣問他:「有什麼事嗎?」這個刑名師爺先向四面張望一番,見無他人,然後輕聲稟報說:「老爺,剛才我到街上辦事,只見街頭巷尾百姓傳說,咱們巨鹿縣有教匪要起事!這可是天大的事,因此晚生特地急忙回來稟報老爺,望老爺早早派人捉拿。」季知縣不禁大吃一驚,忙問:「此事你可聽得確實?」刑名師答道:「沒錯,大街上百姓都這麼說。」季知縣說:「遇事休要驚慌,你快去悄悄地把典史老爺請來見我。」刑名師應聲而去。

當時白蓮教起義,在各地已經發展成有組織的黃,白,蘭,青等八大支派,已經有二十幾名清兵將領被他們所殺,鬧的嘉慶皇帝也惶恐不安。季知縣得知巨鹿也有白蓮教活動,正暗自吃驚時,典史老爺也跟隨刑名師爺走了進來。典史問:「召我來有何要事相商?」季知縣將刑名師爺的話一說,嚇得典史直哆嗦,說道:「這…..這…..白蓮教匪可厲害呀,湖北的二品總兵等大將竟被他們殺死了幾十個,咱們巨鹿縣才有一百多名衙役能管什麼用?依我之見,得趕緊稟報知府和總督,發大兵來圍剿。」

季知縣想,眼下只是傳聞,事情尚未弄清,匆匆上報,萬一查不出人來如何向上面做交代?況且,總督發來大兵,地方百姓免不了要當差送糧。他把自己想法一講,典史道:「教匪要造反,弄不好,你我都得掉腦袋,你還顧得了百姓當差!」

他們意見不統一。畢竟知縣是正堂,典吏是右堂,知縣是一縣之主,於是季知縣拍板道:「擒賊先擒王,咱們先查一查,查出匪首,先行擒拿,匪首一擒,烏合之眾也就成不了大氣候了。」他令典吏傳來捕班班頭,囑咐一番,典吏就帶上人馬出衙辦案去了。

這季知縣是個細心之人,在典吏一班人走後,他自己也下鄉做了一番私訪。經他親自調查得出結論,本地並沒有青蓮白蓮之謀反組織,只是有人借鬼神禍福嚇唬農民騙錢而已。

三天後典史一行人已經將教首抓到,並搜到兩本花名冊。他們興高采烈地來見知縣。季知縣打開花名冊一看,有兩千幾百戶。季知縣問:「依老兄之見,應如何處理?」典史道:「這還不容易,我已經和刑名師商量過了,先將首犯打入死牢,這剩下的兩千多人咱們慢慢地審。」季知縣道:「我也做過調查,他們並無反叛之意。如若按教案審判,豈不小題大做,冤枉好人。」典吏說:「老爺真傻!是真是假,我們審了再說,是關,是殺,是放,還不是我們說了算!」這時刑名師爺也走進來,插話道:「老爺,你千里為官,圖的是什麼?致富之道,在此一舉。典史老爺說的有理。」捕班頭也稟道:「老爺,為了這案子,這幾天小人們的腿都跑斷了,老爺如果這樣了之,可憐我們捕班裡眾兄弟們都養著一家老小呢。」季知縣一聽,大吃一驚,原來他們已經串通一氣,想借這一假案,發一筆橫財。如果按他們說的,兩千多戶一戶戶審來,有錢的可以免死,無錢的就要殺頭,坐牢。這得冤枉多少人,得還得有多少人傾家蕩產。季知縣說:「依諸位所見,關一批,殺一批,放一批,錢也有了,家也富了,官也升了,誠然不失為一美事。」他話題一轉,義正言辭的說道:「只是季某自幼讀的是聖賢書,聖人教我們行仁行義,我今日來巨鹿當上這個父母官,還沒有替百姓辦幾件好事,卻又怎能無端陷害百姓?那樣即使成了富豪,戴上大紅頂子,我會寢食不安。」

這三個人心裏暗暗罵他:「你這個瘟知縣!送上門的財喜,你竟然不要!」畢竟他是一縣之主,這仨(sa)自知沒趣,也就怏怏地溜了出去。

過了幾天,忽然有人報告季知縣:「朝廷派來欽差大臣,正向巨鹿而來,只有五十里路了!」季知縣大驚失色。急忙帶領衙內官吏去迎接。

將欽差迎到行轅,季知縣參見後,欽差言道:「直隸總督飛章入奏,皇上聽說巨鹿有教匪滋事,特委本院前來查辦,貴縣可將匪情從實說來。」

原來,典史見季知縣不願辦此大案,只恐丟了送上門來的發財機會,便暗地裡向直隸總督寫了「匪情報告」,還添油加醋把事情誇大。總督大人一見此報告,暗想,這巨鹿離京城只有六七百里地,這還得了!他也不細想,就急忙寫了奏章,派人飛報進京。嘉慶皇帝一見奏章,也嚇出一身冷汗,急忙派欽差大臣來巨鹿查辦此案。季知縣得知事情原委後,哭笑不得。於是他稟報導:「卑職也聽說是教匪滋事,立即派人將首犯捕獲。後經卑職親自訪查,原來只是些無知百姓迎神拜佛,為首也不過騙幾個銀錢,並無謀叛情事。尚請欽差大人在皇上面前美言幾句,這巨鹿百姓都會感激大人的大恩大德。」

原來這欽差大臣也是想藉此機會撈一筆銀子,他聽到季知縣的回稟,有如冷水澆頭,不由得怒斥道:「這謀逆大案乃是總督奏聞,皇上降旨查辦,豈容你三言兩語將我打發了回去?你想包庇叛逆嗎?你快回去,取那兩千多戶叛逆教匪名冊,速速與我送來,我要親自審問!」

季知縣出了欽差大臣行轅,心中暗自盤算,如果這名冊落到他手中,兩千多戶的黎民百姓的冤案豈不落在我的任上?如若名冊不給,我這個七品芝麻官怎能抗得過欽差大臣?……也罷,為人在世,豈可圖自己陞官發財去坑害百姓?!

季知縣回到縣衙,立即傳令召集衙內大小官吏。待人到齊後,他厲聲說道:「前幾天街市傳聞教匪滋事,本縣親自下鄉私訪,並無其事。不過是為首的想借求神拜佛騙幾個銀錢,並非什麼謀逆大案。本縣現已將為首的拘捕。但其餘兩千多戶都是拜佛求神的百姓,若都列入大案,就都要被弄得家破人亡。本縣現將名冊當眾焚燬,有罪由本縣一人承當,與眾人無涉!」說完,他從袖中取出兩本名冊當眾點燃。隨著火焰吞噬掉名冊,當堂的人們個個目瞪口呆,及至回過味來,不少書吏,衙役感動得熱淚盈眶,但也有人暗中譏笑他是個書獃子。典史當時不在場,刑名師爺見勢不妙,悄悄溜出去報與欽差知。及至欽差大臣趕到,兩本名冊已經化為灰燼。於是欽差將季知縣押了起來。

由於名冊被燒,兩千多名百姓保住了,然而季知縣卻被欽差大臣參劾,判罪流放到新疆。起程那天,全城百姓都來為他送行。後來季知縣就死在了新疆。在他去世後十年,他的兒子季仙九考中了探花,官一直做到閩浙總督。他的孫子叫季念詒,進士及第,當上了翰林。百姓都說,這是「善人自有善報」

這個故事講到到此為止。在此筆者點評兩句:季知縣自幼讀聖人書,他說聖人教我們行仁行義。在「義」和「利」二者只可取一的選擇時,他選擇了捨身取義。仁義是做一個好人必須具備的道德基礎,只有心善無私的人,才能做到捨身行義。京劇《女起解》裡,解差崇公道有句台詞,說「公道不公道,只有天知道」。確實如此,你看,季知縣做了大善事,用今天的話說,他是為人民利益而觸犯了王法,因而擔當罪罰,自然有老天爺給他主持公道,因此他的善報就傳給了他的子孫,使其能得到功名利祿。

 

註:參考書,程虎著《清代官場趣事》。



来源:看williamhill官网 专栏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