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鋦補瓷」破碗也能重圓,且一樣滴水不漏!
「鋦盆子,鋦碗,鋦大缸」,是上世紀年紀長些的人所共同的群體記憶,恐怕現今的年輕人沒幾個「鋦盆子,鋦碗,鋦大缸」是幹什麼的了!
即將消失的民間手藝:來看看這位70多歲大爺是如何「以鋦補瓷」。
所謂「鋦」,就是用銅鐵等打成扁平的兩腳釘,就叫「鋦子」,用「鋦子」來連合破裂的瓷器、陶器、器皿等的一種手工藝,稱為鋦匠手藝人,職業學名叫「鋦碗兒的」,臺灣人管這叫「補硘仔」。據悉,這門傳統鋦補技術產生的具體年代目前已無法考證,但宋代張擇端已將鋦匠行走民間的景象繪入《清明上河圖》中,可以知道這項技藝至少已傳承過了一千多年。
鋦瓷這項技藝至少已傳承過了一千多年。
過去的普通百姓人家,日子過得拮据,一般生活用品總是修修補補,只要還能用就不會買新的。就連碗打破了捨不得扔掉,盆摔破了也捨不得更換,缸裂縫了自然更是不會捨棄,但這些破碗、破盆、破缸如何能再使用呢?通常這時候就會找鋦缸的手藝人把它們鋦起來繼續用。
「鋦盆、鋦碗、鋦大缸」這個行當現在很少見到了。
鋦補最早集中出現在山東、河南、河北,後來因各自具有特色的金剛鑽而形成了三大派別:山東的皮鑽,河南的弓鑽,河北的砣鑽。清朝乾隆時期,在這三大派的基礎上又分為兩大類,即:1.鋦瓷粗活和2.鋦瓷細活。
鋦瓷粗活多以鋦補民間生活用品為主;鋦瓷細活,多為達官貴族服務,所使用的工具較為小巧精緻。
鋦瓷粗活多以鋦補民間生活用品為主;鋦瓷細活,多為達官貴族服務,所使用的工具較為小巧精緻,但不論是鋦瓷粗活和鋦瓷細活,所鋦補之後的物品一樣都是滴水不漏的。
但不論是鋦瓷粗活和鋦瓷細活,所鋦補之後的物品一樣都是滴水不漏的。
鋦碗的順序:
1.先將破碗用繩子捆住:人坐在板凳上用腿夾住碗,左手拇指與食指捏拋酒盅,餘下三指拿著鑽。
2.鑽眼:右手持弓,將鑽在弓弦上繞一圈,先將鑽尖在嘴上沾點唾液,然後鑽尖在碗上裂縫的一側定位,鬆開左手三指,右手拉弓。
3.上鋦子:鑽好一個眼後放上鋦子,再鑽另一個眼兒。兩個眼兒鑽完,鋦子認進眼兒,輕輕兩錘打牢,一個鋦子鋦好。
破碗該如何修補才能滴水不漏呢?
先將破碗用繩子捆住。
鑽眼後上鋦子。
修補好的瓷碗的內面完全看不出修補痕跡,且一樣滴水不漏。
你想,在過去,花錢買個大缸可不算容易,這大缸可是肩負著盛水、盛糧、醃鹹菜的重責大任,每天都離不開的,由於經常使用的緣故,總免不了會有破損的情況發生,稍不留神裂了紋或者打破了,哪戶人家捨得直接買新的呢!
所以,在過往人們愛物惜物的生活狀態下,「鋦盆、鋦碗、鋦大缸」這個行當是非常普及的,但現代人生活水平提高了,人們的消費觀念也改變了,估計很少有人會再為個打破了的碗、摔破了的盆、開裂了的缸費時費神費錢了,不用說城市,即便在偏遠鄉村,「鋦盆、鋦碗、鋦大缸」這個行當也已經很少能見了。古人曾感嘆破鏡難圓、碎玉難全,而今「鋦碗兒的」手藝要是失傳,殘了的壺、破的的碗,只怕再也是難補了……
來看看視頻,70多歲大爺用如何用鐵釘補(鋦)破碎瓷器:
來看看這位70多歲大爺是用如何用鐵釘補(鋦)破碎瓷器的!(以上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責任編輯:立明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