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8年6月2日訊】美元步入強勢軌道之後幾乎沒有猶豫,就一路上漲至今。3個月的美元Libor利率(Libor,London Interbank Offered Rate ,即倫敦同業拆借利率)與OIS利率(Overnight Indexed Swaps,是一種將隔夜利率交換成為若干固定利率的利率掉期)的利差持續擴大,而且還將進一步擴大。
這說明,市場中的美元資金緊張狀況在加劇,美元荒狀況正在蔓延、擴大。
美元荒往往對應著金融危機。但就近的而言,2007年爆發次貸危機時和2011年爆發歐債危機時,都伴隨著較為嚴重的美元荒——我們既可以說是危機強化了美元荒,也可以說,美元荒強化了危機,因為兩者是互為因果互相推進的。
而這一次美元荒的嚴重程度,要遠遠大於歐債危機爆發的時候,因為截至目前,3個月的美元Libor利率與OIS利率的利差就不僅超過了歐債危機爆發之初的時候,甚至也已經超過了歐債危機最嚴重的時候!而且,目前還在呈現出明顯的繼續擴大的態勢。
2007年的美元荒,與次貸危機相伴隨,所以,美國比任何國家都有緊迫感來解決這一問題。事實上,美國也很快就通過QE(Quantitative Easing,量化寬鬆)解決了這一難題,為市場帶來了充足的美元供應。
如果對照過去就會發現,這次美元荒與前幾次美元荒,存在著巨大的不同,這次美元荒是伴隨著美國的穩健復甦而來的。
這次的美元荒,與前幾次美元荒有著巨大的不同。(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在那次次貸危機之後,美國推行一系列拯救實體經濟的措施,實體經濟的復甦促進資本市場的復甦,之後又帶動民眾收入的上升。
如果將美國的政策與其他一些大的經濟體進行對比,我們很容易發現,其他一些大的經濟體(比如巴西)首先是拯救房地產,迅速終結房地產的下跌,促使虛擬經濟的復甦。
所以,這些經濟體的房地產復甦很快。以巴西為例,在推出大規模救市計畫以後,巴西2009年的房地產就恢復了上漲,而美國的房價則在次貸危機爆發後,一路跌到2011年。一直到2011年一季度,美國還有總共68.1153萬幢住房收到了違約、拍賣或已被銀行收回的通知。美國房價從2011年底開始,才逐步止跌,並慢慢回升。
那麼,這裡面有區別嗎?這裡面的區別之大,簡直可以說是影響了國運的重大區別。從2007年到2011年,美國房價下跌,美國推出的一系列拯救措施,給實體經濟帶來了許多機會,大量資金流向實體經濟,促進了實體經濟的復甦。
而巴西則相反,大批本應輸入到實體經濟中的資金,在樓市賺錢效應迅速恢復的情況下,大量進入到虛擬經濟,對實體經濟釜底抽薪。從2007年到2011年,這寶貴的幾年裡,美國恢復了實體經濟,美國後來能在全球各大經濟體率先加息,也得益於此,因為它更有底氣。
而其他一些經濟體如巴西等則從2012年步入下行軌道。為什麼?實體經濟不行了!實體經濟基礎脆弱的情況下,樓市繁榮營造出來的復甦是缺乏力量、缺乏可持續性的,樓市持續火爆的唯一好處,就是讓寄生於樓市中的各種寄生蟲吸血鬼有充足的鮮血喝,更容易營造出紅光滿面的繁榮景象。
在這種「人渣與惡棍共舞、流氓與無賴齊飛」的市場,民眾的財富不斷被轉移,購買力不斷下降而樓市泡沫膨脹出來的塑料花則日益生機勃勃絢麗多彩。
在實體經濟復甦以後,美國開始變得更有底氣,所以,川普(特朗普)政府才敢推出令許多國家瞠目結舌的減稅政策,直接把大企業所得稅率從35%大幅下調至21%,而企業海外回流利潤的所得稅率也從35%下降至8-15.5%。
這將帶來更多的投資機會,而機會的增加,又會促使海外資金飛速回流美國,必然會進一步促進美國經濟的增長,與此同時,也會對其他經濟體產生釜底抽薪的效應,造成美元荒。
相比之下,那些實體經濟脆弱的經濟體,不僅無法推出大規模的減稅政策,還必須繼續依托房地產,因為在實體經濟衰弱的情況下,稅源減少,房地產成為了財政的主導力量,而房地產的持續火爆,又促使資金更多地擺脫實體經濟而流向虛擬經濟。
財政只能更加依賴虛擬經濟,這是巴西經濟面臨的真正棘手難題。而這種難題是很難化解的。因為,實體經濟需要寬鬆,而虛擬經濟需要去槓桿。這是冰火兩重天,你到底是去滅火還是去化解冷冰?你寬鬆,資金流向虛擬經濟;你去槓桿,首先傷及實體經濟。
無論寬鬆還是去槓桿,都在傷害實體經濟,這是當下巴西銀行所面臨的真實困境,而這種困境許多人至今沒有看懂,更遑論正確的解決之道。
這次美元荒爆發後,許多人把它看作是其他貨幣乘虛而入的機會。如果說乘虛而入,最有資本的,莫過於第二大貨幣歐元,而歐元當下的處境大家都已經看得非常清楚了。
這次美元荒,將引爆全球性的大危機,這場大危機的嚴重程度將遠遠超過次貸危機、歐債危機。這場危機比拚的,還是各大經濟體的健康程度、經濟基礎的牢固程度、民眾的富裕程度。
同時對比這幾條,或許也更容易看清各大經濟體各自所處的位置以及正在迎來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