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劇中的古代戰爭場面。(網絡圖片)
在影視劇中經常出現古代戰爭中兩軍交戰的場面,我們發現第一排的士兵往往一開戰就倒下,好像在第一排是自殺似的,於是很多人納悶,既然第一排容易死,為何士兵要衝到第一排?
有人給出答案了,因為戰爭是論功行賞,第一排士兵容易第一個登城,然後像周勃一樣封侯封爵,成為光宗耀祖的人。
還有人說,是因為事先許下巨大的利益,第一排的士兵如果死了,家人會分到一大筆錢。
當然這都是推測,其實第一排士兵不容易死,就像古代有很多將軍一般都喊:「衝啊」,殺聲震天,激勵大家往前衝,實際上最能活下來的恰恰是將軍。
將軍為什麼不容易死呢?
將軍是戰爭重點保護對象,如果將軍死了,誰來指揮戰爭?
所以將軍的鎧甲必然是全軍最好的,大多是有金屬做的,副將以上鎧甲用鐵做的,戰國時期冶鐵技術不發達,士兵鎧甲大多說都用牛皮硬藤銅所做,將軍才能享用金屬鎧甲。
將軍一般不自己出擊,他有親兵和自己的衛隊,都是百裡挑一的壯士,所以打仗他們還是能保護將軍的。
下面我們來看看第一排士兵為什麼不容易死,他們也是重點保護對象嗎?
古代戰爭分騎兵戰和步兵戰。(網絡圖片)
古代戰爭分騎兵戰和步兵戰,騎兵靠對馬匹的駕馭和操控能力,一邊打仗,一邊還得平衡住身體,不能掉下來,這其實對馬術有極高的要求。現在的馴馬師的功底都未必能達到一邊騎馬一邊打仗,可見古人有多厲害。
步兵的殺傷來源主要靠弓箭,兩軍對峙大旗一揮,弓箭先發射出去,這時第一排士兵是最不容易死的。戰爭中有個不成文的約定,射箭時盡量往後射,避開第一排,這個是為戰爭效率考慮,如果第一排倒下了,道路必然會被堵住,對自己人來說肯定是個壞消息,對對方也不是什麼好消息。
如果前排人倒下了,後面人直接沒法打了,而且從戰略上來講,這也不是個好主意。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現在的武術很多來源於古代打仗的陣型,比如馬步,前排士兵必須扎得穩,才能有利於後排保持整齊。一個隊伍是否整齊劃一是取得勝利的關鍵,如果前面站不穩倒下來,後排基本就驚慌失措只想往後跑,於是每個人的生命都陷入不安全,因為敵人既可以分割包圍,又可以追擊來進行屠殺。
一旦出現潰退,屠殺就很容易進行,他們會像引頸待戮一樣失去反抗能力,所以隊形是一定不能亂的,後面一排也會保護前面一排,以免引起混亂。
其實古代打仗第一排往往都是老兵,不但作戰經驗豐富,而且裝備都是全軍最精良的,因為要震懾敵人,也是為了保護自己。
第一排不是必死對象,而是重點保護對象,加上古代打仗是雙排或者多排打仗,一打起來還分什麼排,早就混在一起,這種時候最容易受傷的是側翼。
在古羅馬時代方陣作戰中,方陣第一排的士兵安全問題更是有保障,第一排的士兵手拿著四米的長矛,只要端直了就能對敵軍進行刺殺,而後排的兄弟擁著第一排的兄弟往前用力,如果敵軍沒有同樣的長矛或者投射工具,站在前排的士兵死亡率幾乎為零。
在方陣作戰中,衝擊後方和側翼是搞亂隊形最好的辦法,所以越靠後或者越靠邊的士兵,死亡的機率越大。
在大規模的作戰中,前排士兵幾乎不會死,真正決定勝負的是側翼,騎兵一般都會對側翼實行迅速打擊,一旦擊潰側翼,戰線被打亂隊伍就會出現驚慌、踩踏。
在隊伍崩潰後,第一排才會死,因為幾乎跑不掉。所以必須贏啊,兄弟們!一旦隊伍潰退,不僅是第一排,每個人都沒有活命的機會。
羅馬時代兩軍交戰對陣法是很有講究的,比如:輕裝步兵在前,其後兩列橫隊是重裝步兵;兩翼是騎兵。正是因為側翼重要,羅馬人才很看重對側翼的部署。
不過,他們不會把經驗豐富的老兵安排在第一列橫隊,而是安排在第二列橫隊,第一列是投擲部隊,主力在第二列,這樣可以緩解前排士兵作戰壓力,其實對前排士兵是一種保護。因為敵軍真正要對付的是第二列。
仔細研究一下,你會發現古代作戰是件挺有學問的事情,體現了古人豐富的智慧以及臨場應變能力,所以不要被那些不走心的戰爭劇給騙了,如果導演們能在拍電視查查資料,能少多少紕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