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我不是藥神》涉及多個社會敏感問題,外界一直質疑,該片為何會通過大陸官方的嚴格審查。(Youtube視頻截圖)
【看中國2018年7月10日訊】(看中國記者端木珊綜合報導)電影《我不是藥神》自上映之後,票房持續火爆。由於該片涉及高價藥、賣假藥等社會敏感問題,外界一直質疑,該片為何會通過大陸官方的嚴格審查。曾為癌症患者代購印度仿製藥、中國紅十字醫療救助部原部長任瑞紅近日對海外媒體的分析,回答了這個問題。
直擊社會痛點 票房持續走高
《我不是藥神》,這部反映中國白血病患者無力購買價格高昂的進口抗癌藥,被迫轉向印度購買廉價仿製藥,遭抓捕和打壓的影片,在上映後票房持續火爆。上映5天後,累計票房已超過15億。
不過,這部電影題材敏感,不但出現了大量因為吃不起藥只能等死的白血病人,揭開看病難,用藥貴,很多家庭因病返貧等社會現實問題,影片中的國家機關也不是一個純正面的形象,人民也並不幸福。
這樣的影片能夠通過大陸官方的嚴格審查,一度令輿論驚詫。《中國企業家雜誌》引述該電影宣發工作的內部人士說,「居然過審了,我現在都特別驚訝」。
《我不是藥神》如何通過審核?
對此,中國紅十字醫療救助部原部長任瑞紅對《自由亞洲電臺》分析,電影將民眾買不起藥的責任推給外國藥企的專利保護,是電影通過審查的重要原因。
電影中,由李乃文飾演的瑞士諾華製藥公司代表成為最大反派,他把幾塊錢成本的藥,賣出幾萬塊,還振振有詞,報警要求抓捕倒賣仿製藥的程勇(徐崢飾)。
「但是,如果電影不這樣設置,那又怎麼能放得出來呢?」任瑞紅透露,她本人在職期間,曾與外國藥企溝通過,是中國政府不許他們低價銷售。「是共產黨不想讓你吃得起這個藥。它需要你揹負著一個沈重的經濟壓力,這是一種統治的需要。」
任瑞紅還透露,在她為癌症患者代購印度仿製藥的核心志願者團隊裡,就有10人因此被抓。在2011年中國新年前的嚴打中,海關扣留了所有來自印度的代購仿製藥,造成了很多患者病情惡化死亡。
虎嗅網此前發布的一篇評論文章提到,實際上,影片中被看作天價藥的「格列寧」(對應現實生活中外資藥企諾華旗下的格列衛),在世界範圍內價格並非如此昂貴。但在中國這個人均收入尤為落後的國家,卻是賣得最貴的幾個國家之一。因為在中國申報藥價成本時,除了各國申報藥價成本時所含有的製造成本和研發成本之外,還會單獨加上一個中國特色的成本——制度成本。藥品回扣,關稅,一、二、三級經銷商、甚至灰色尋租的錢,都涵蓋在制度成本的範圍之內。
中國紅十字會旗下組織一位前高管李塬認為,該片將民眾買不起抗癌藥的責任推給外國藥企的專利保護,推給外國政府,實際是想煽動民間對外國政府和藥企的仇視心理。
影片引發民眾反思 官方緊急降溫
令大陸當局想不到的是,影片上映後,受到民眾的普遍認同且激發情緒,「老百姓都很明白,知道不是什麼外國公司專利權的問題。所以現在它覺得這個激起老百姓對這個中國醫保制度的反思和關注,他們現在有點慌了。」李塬說。
據《自由亞洲電臺》消息,中宣部週日已口頭傳達大陸媒體,要求對電影《我不是藥神》,遵守不採訪、不報導、不評論、不轉引的指引。官方還要求官媒加強輿論引導,將批評的矛頭指向外國藥企,強調中國政府已對進口抗癌藥實行0關稅,並正在努力要求外國藥企降價。
事實上,據大陸官媒報導,中國對進口抗癌藥實施0關稅早於今年5月1日起,已經開始實施。但在官方的實際掌控下,價格並沒有真正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