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央行放水,利率下行。(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18年8月15日訊】中國央行放水,利率下行。上海銀行間拆借利率下行,8月10號銀行間隔夜拆借利率是1.8260,幾乎來到年初以來的最低位。同一天,最大的人民幣境外離岸市場香港,人民幣拆借利率僅為1.3360%,同樣處於歷史低位。跟3%以上甚至百分之幾十的拆息,完全不可同日而語。人民幣大規模放水,人民幣太,太,太便宜了。
但市場仍然在凍結,銀行表外不敢擴張,高風險的中小企業不敢貸,資金會流向大企業和貨幣證券市場。甚至偷偷地試探,能不能流向房地產市場。
中國央行再放水,實體還是局部凍結。如同一個半邊中風的病人,再輸營養液,都無法傳導。銀保監會的目標是,打通經濟中血脈不暢的地方。
中國銀保監會怒了,8月11日,發文指導銀行保險機構——放水。
放水有獎。一,加快核銷不良貸款,調整貸款損失準備監管要求,鼓勵銀行利用撥備較為充足的有利條件,加大不良貸款處置核銷力度,上半年共處置不良貸款約8000億元,較上年同期多處置1665億元,騰出更多信貸投放空間。
二,給銀行補充一級核心資本,積極支持銀行機構尤其是中小機構多渠道補充資本,打通商業銀行補充一級資本的渠道,增強信貸投放能力。不要擔心資本充足率不足,可以上市,增發,實在不行,降低存准率。
銀行被打了幾針興奮劑,最近有個名詞特別流行,無還本續貸。那意思是,不准抽貸,暫時不還也行,過了眼前的難關再說。
銀保監會築起了水渠,想讓錢流到三個地方去,就像醫療上的精準治療。
一,債轉股項目,這肯定是大企業,尤其是國有大企業、金融機構。
二,小微企業。著力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優化小微金融服務監管考核辦法,加強貸款成本和貸款投放監測考核,落實無還本續貸、盡職免責等監管政策,提高小微企業貸款不良容忍度。
三,在建的重點項目。保障在建項目融資需求,加大對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的金融支持。
錢會去到債轉股項目,去到重點工程。很難想像,高鐵修了一半銀行不給錢,左口袋到右口袋的事,任何一個金融官員都承擔不起這樣的責任。
但小微企業還是很難拿到貸款,生存境況不會好轉。從數據上看,小微企業貸款年年受重視,為什麼年年嚷嚷小微企業貸款難?
來看看花團錦簇的數據:
2018年前7個月,銀行業小微企業貸款增加1.6萬億元,增速持續高於同期全部貸款增速。
2017年年底,小微企業貸款較年初增加4.04萬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速達到15.14%,比各項貸款平均增速高2.67個百分點。
2016年12月末,小微企業人民幣貸款餘額為20.84萬億元,同比增長16%,比同期大型和中型企業貸款增速分別高7.2個和9.1個百分點。
2016年12月末,小微企業貸款餘額佔企業貸款餘額的32.1%,佔比比上年同期高1.6%。全年小微企業貸款增加3萬億元,同比多增7815億元,增量佔同期企業貸款增量的49.1%,比上年同期高12.5%。
有人質疑統計真實性問題。《21世紀經濟報導》曾經披露,一位銀行內部人士的話稱,小微和三農都是高投入低回報的貸款,銀行為了完成考核任務,會把一部分貸款計入小微或三農貸款。
照實說,金融機構不是慈善機構,貸款給小微企業、三農企業,成本高、風險大,還不如貸給最保險的國企和房地產。
那些多如牛毛的補貼,大多數小微企業更是毛也摸不到。並且,從我瞭解的情況看,小微製造業資金少,很多是家庭作坊,沒有規範的財務制度,通常無法滿足環保要求,上游原材料價格像紙張、化纖等價格大幅上漲,小微製造業風險極大。
便宜錢那麼多,不能滴注到到小微企業身上,難題來了:錢會流到哪兒?是股市,還是樓市?都不是。
流入資本貨幣市場,國資並購熱潮到來。並購在增加。現實就是,有的企業便宜錢多得花不完,有的企業負債率高價格低,還有點特色資產,天生就是被併購的命。
這兩年不要說鋼鐵、文化等行業併購,所到的行業,無論是礦山、化纖、醫藥、新零售,都處於熱火朝天的併購過程中,一些行業的估值已經上升了一倍左右。現在便宜錢增加,並購會更紅火。
根據《大眾證券報》報導,截止8月6日,今年以來已有近20家上市公司的擬接盤方具有國資背景,比如當代東方、大富科技、盛運環保、三聚環保、新筑股份等。
四川省國資委、山東省國資委等在內的地方國資是此次收購的主力。
向國資轉讓控股權的上市公司多為中小板、創業板股票,市值大多在20-30億元左右。特點是,負債率高,大股東股權質押率居高不下,或者,流動性接近崩盤……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8月6日收盤,滬深兩市共有1014家上市公司市值低於30億元,同比增長227.10%。去年同期,這一數字為310家。負債率低,就會成為國資的好標的。
資金流入到上游市場,從上游原材料到終端物價,大概率上升。
有個朋友說,準備囤玉米、囤小麥、囤狗糧、囤蘋果,跟狗狗一起熬過物價上漲的兩三年。
上面這些品種期貨價格在漲,國內玉米有產需缺口: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數據顯示,全球玉米2018/19年度玉米產需缺口預計較2017/2018年度擴大。
全球開啟燒烤模式,歐盟多國、俄羅斯、澳大利亞、印度等小麥產量預期驟減,全球小麥價格飆升至多年來的高位。
中國蘋果期貨4個月漲逾70%,借減產大肆炒作,鄭商所對3組16名客戶採取限制全部品種開倉交易1個月的監管措施。農產品價格上漲,不等於農民收入上升,那是資金氾濫的結果,不是全球糧食短缺,兩回事。
有的銀行嘗試把便宜錢導入到最安全的首套房貸市場。
8月9日,一則消息刷屏,上海工行、農行同日調整首套房貸利率至9折。不知道是不是壓力太大,8月10日,農業銀行上海分行回應稱,並未調整過上海首套房貸款利率折扣,依舊維持在95折,農行一貫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
8月11日,新華社公布消息,工行、農行兩家銀行否認首套房貸下調的事。有可能是,伸出了一隻手,就被打,縮回去了。
這也說明,便宜錢多,銀行也不知道很哪兒投。
惟一的辦法,是市場化改革,用同樣的質量、環保等標準衡量民企、國企,讓優秀的企業脫穎而出,否則,國進民退、並購熱潮、小微企業倒閉,不大可能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