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模型(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18年9月25日訊】2018年7月,英國《皇家天文月刊》刊登了佛羅里達大學天文學系教授葛健及其博士生馬波,田納西州立大學天文學家Gregory Henry及Matthew Muterspaugh等的研究論文。葛健和他所帶領的觀測研究團隊,利用達瑪基金會天文望遠鏡(DEFT),通過常年密集的觀測,在《星際迷航》故事中斯波克(Spock)家鄉的波江座40A恆星的周圍,發現了一顆被稱為「超級地球」(Super Earth)的瓦肯星。
據海外中文媒體報導,葛健表示,新發現的超級地球在圍繞類似太陽的恆星運行的超級地球中,是離人類最近的一顆。這顆行星的體積為地球的約兩倍,質量是地球的約8倍,公轉週期42天。根據葛健領導的觀測研究團隊的測量數據,這顆超級地球和《星際迷航》劇中幻想的瓦肯星幾乎無異,距離地球大約16光年。
據葛健介紹,他帶領的觀測研究團隊2014年開始了「達瑪地外行星巡天」項目。2014年起,葛健團隊使用TOU光譜儀在田納西州立大學的2米自動化望遠鏡上通過先導觀測。2015年底,在基金捐助人辛格幫助下,葛健團隊開始工作,發現了一個可能呈週期性變化的信號,只是不太確定。
2016年,葛健團隊繼續利用TOU光譜儀,依托亞利桑那州南部勒蒙山(Mt Lemmon)上的50英吋專用自動化達瑪基金望遠鏡,作進一步觀測,終於清晰探測到,波江座40A(HD26965)在42天週期裡以最大約每秒1.8米的視像速度來回移動。
葛健指出,「雖然這顆星是圍繞類似太陽的恆星運行的超級地球中離我們最近的,但是按照目前的技術能力,人類抵達那裡可能需要十萬年時間,這顆星看起來究竟怎樣,只能依靠想像」。
同時,這顆超級地球,可能一半寒冷,一半炎熱,因為潮汐鎖定,會使天體永遠以同一面對著另一個天體。所以,它面對「太陽」的一面可能炎熱,乾燥,而背對「太陽」的一面,可能會陰冷,潮濕。一冷一熱的情形,會讓瓦肯星具有非常強烈的大氣流動,風速可能會很快。
葛健認為,「超級地球」的發現對於在鄰近恆星中發現更多超級地球,包括在宜居地帶中的類地行星來說,用望遠鏡進行的高頻次,高精度徑向速度觀測,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他的團隊將繼續對這顆超級地球及其周邊作進一步研究。
葛健認為,超級地球的發現,除了科學價值,它也是人類幾十年前的夢想被證實。他認為,人類的想像無窮多,但是真正實現的很有限,「超級地球」的發現是其中之一。其意義既促進科學的發展,也鼓舞對科學有興趣的青少年不放棄追逐夢想。
葛健提醒,華人是公認的勤奮一族,但是諸多限制的文化教育可能缺少創新,或不鼓勵夢想;即使有夢想,也可能不敢冒險。從他的個人空間記錄中可以看到,葛健所付出的遠遠超出單純的研究。除了研究,他事必親躬,從觀測中,數據蒐集中,到實驗室建立,建成天文望遠鏡,到精密度的觀察,他在其中主導一切。
據報導,葛健為安徽舒城人,是家中的長子,父母都是教師。葛健很專注於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中,喜歡自己琢磨玩具模型,從小喜歡動手,能吃苦。8歲時根據大炮原理琢磨,用鋼管,爆竹,沙石自製小土炮。
初一時他自學幾何學,自己琢磨出用極限的方法解決未解的幾何問題,並寫成數學論文寄給中科大老師,但是石沉大海沒有回音,很受打擊。
葛健表示,自己從小對科學有興趣,但因沒有得到及時的引導鼓勵而留下遺憾。他表示,在美國大學學習時,開放鼓勵的環境氛圍使他開始建立了自信心。
葛健坦言,華人有夢想,非常艱辛地努力,但是也許在創造力方面需要更多學習。太循規蹈矩,即使有想法,但缺乏冒險精神或許為原因之一。
到美國後,他接受了西方的文化,努力克服自身的弱點,不光勤奮,更具西方人的冒險精神。
葛健表示,有夢想,拋棄功利,做事憑自己的興趣和熱情,大膽追夢,而不是有好處才做,應該是他成功的關鍵。如此,他人也會被感染,從而提供支持。
他告誡年輕人,做大事不要怕困難,有創新精神,敢於冒險。他表示並沒有刻意爭取今天的成就,僅僅因為是自己的興趣所在,夢想所在。
人們往往只看到別人優秀的成果,卻忽略他們為此付出的努力。好比爬山、登頂險峻的高峰,越臨近山頂,能夠有毅力堅持不懈的人越少,真正能夠登頂遠眺的人,永遠是那些心無旁騖,堅持往前走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