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虛構出來的中原故國威力無比(Adobe Stock)
【看中國2018年11月9日訊】武俠小說作家和《明報》創辦人查良鏞(金庸)辭世,香港輿論的悼念文字鋪天蓋地,對他的文學貢獻、政治立場、私德等等,幾乎無所不談。
有中國大陸的網友,製作了一幅金庸小說內所有門派所在地的地圖。那個門派分布圖,基本就是一幅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難怪有人說,金庸的小說,當年一直為英治香港的華人讀者,提供了中國想像的重要資源。
1949年後,大量中國難民湧港。這些華人難民,構成了香港戰後人口的大多數。他們原本只打算暫時停留。但韓戰之後,中共政權穩如泰山,這些難民便心知難以回中國。1957年,香港政府在年報提出了著名的「人滿之患」(A Problem of People)論,指出從大陸來港,居住在漫山遍野木屋區的難民,大都已經準備長期留港,指出港府應該停止把他們當難民看待,並要解決他們的住屋、教育、醫療等基本需要。
最近有研究更指出,當年美國擔心共產主義思想和組織會在香港的木屋社區散播,危害香港這個冷戰戰略要點的安全,所以對英國政府施加很大壓力,督令港府解決新增人口的基本生活問題。
在1950到1970年代,港府不斷擴充的社會政策和冷戰體制下的東亞工業繁榮,慢慢將香港轉化成一個與中國大陸區隔的城邦。但香港華人的身份歸屬問題,香港政府卻相對不大介入。當年在香港的反共南來學者積極辦學,為他們心裏的中華傳統文化保留血脈。但這些南來文人學者的受眾,離不開華文高級知識份子和中文學校出身的學生。同時期受英文教育的華人精英,深受西方思潮影響,精神上的故鄉是倫敦、紐約、巴黎與羅馬,比較難受南來文人感嘆故國淪陷復國無期的文字感染。那麼在英治環境中不親共的華人普羅大眾,可以有什麼精神食糧?
金庸的武俠小說,就在這樣一個冷戰的文化空間中崛起。金庸的小說創作於1950到1970年代。他用通俗的文字和神怪刺激的情節,再混入真實歷史人物與事件的碎片,虛構出一個劍來劍往、神獸處處的中原故國,供大眾寄託鄉愁。在這個虛構的「中國」之中,有不少被認為帶有反共政治隱喻的內容。但這些內容底下,還是離不開帶有復國願望的大中華民族主義意識。
金庸虛構出來的中原故國威力無比。我懷疑香港很多知識份子認同和充滿感情的那個中國,其實都是一個只存在於他們腦裡幻想的中國。而金庸小說對這個中國幻想的建構,十分關鍵。
十五年前我在香港教書時,曾跟一位大學同事談起我花多年心血翻閱清代檔案寫成的有關清中期抗議請願的研究。同事用來應對我觀點的,都不是什麼史實,而是金庸以清代為背景的小說內容!
金庸的華文小說,令香港在肉體上與中國分離的冷戰時代,保存了香港住民在精神上與一個幻想出來的中國之間的紐帶,制止了香港出現新加坡獨立建國後通過英語化和去華文化產生的去中國化效果。將香港住民的靈魂保留在大中華意識的金鐘罩之內,長遠來說對香港的自由與民主發展是好是壞?我們現在應該要保存這種中原幻想抑或是清算它?這恐怕是見人見智。但重新檢視金庸和他的時代,這乃是不能再忽略的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