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勾踐劍。(圖片來源:Siyuwj/維基百科)
1965年,在湖北江陵發掘的一號楚墓中發現了越王勾踐劍,此劍長55.7釐米,寬4.6釐米,劍寬5釐米。劍身滿飾黑色菱形幾何暗花紋,劍格正面和反面還分別用藍色琉璃和綠松石鑲嵌成美麗的紋飾,劍柄以絲線纏縛,劍首向外形翻捲作圓箍,劍身一面近格處刻有兩行鳥篆銘文「越王勾踐,自作用劍」。
此劍埋藏2000多年,依然鋒利無比,當時有記載說:「拔劍出鞘,寒光閃閃。毫無鏽蝕,刃薄鋒利,試之以紙,二十餘層一劃而破。」但隨之而來的問題是:在幾千年的漫長歲月中,它為什麼不會鏽蝕呢?
1977年12月,上海復旦大學靜電加速器實驗室與中國科學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的專家們,採用質子X螢光非真空分析法對越王勾踐劍進行了無損科學檢測,得出了劍身青銅合金分配比的準確數據表。
越王勾踐劍的主要成分是銅、錫以及少量的鋁、鐵、鎳、硫組成的青銅合金。劍身的黑色菱形花紋是經過硫化處理的,劍刃的精磨技藝水平可同現代在精密磨床上生產出的產品相媲美,比如說寶劍的尾部是圓錐體底座,座內內空,有極其規整的11個同心圓刻紋,間隔只有0.2毫米,圓圈中間還有細繩紋,這是現代的車床技術都難以做到的。
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硫化處理」這個結論,簡單地說,「硫化處理」就是將一些物質稀釋後包裹在物體表面。學者們認為,越王勾踐劍是經過硫化銅的處理,這樣就可以防止鏽蝕,以保持花紋的豔麗。但後來許多仿製「越王勾踐劍」的人,在經過無數次的對比後發現,最接近「越王勾踐劍」原始「包漿」的只有硫化鉻,而非硫化銅。
這樣一來就產生了一個問題:春秋時期的中國人是否掌握「硫化處理」技術?據說「硫化鉻」是德國於1937年、美國於1950年才發明的,並列為專利。
其實像這樣不可思議的技術原素,在中國並非孤證。袁仲一《秦始皇陵兵馬俑研究》有這樣一句話:「一號兵馬俑坑T2第十一過洞的一件青銅劍,出土時因被陶俑碎片壓住而彎曲,當把陶俑碎片拿掉後,劍立刻反彈恢復平直。」這其中涉及到一個名詞「記憶金屬」,又叫形狀記憶合金,此項現代技術出現於上個世紀70年代的材料科學中。
責任編輯:文星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