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思想家董仲舒。(繪圖:Winnie Wang/看中國)
學術之用,於個人而言,可為修身立命之道,於國家而言,可為治國理政之法。所以一朝之學術直接關涉一朝之氣象。漢初,國基初定,久經離亂,朝廷推崇黃老之術與刑名之學。黃老之術,道家者流,崇尚清簡無為;刑名之學,法家者流,注重切實可行。同時,地方上,魯地儒學根基深厚,亦有一些封國崇尚文學辭賦之士。各種學術流派隨漢朝國力之復蘇,也日漸復蘇。
西元前141年,漢武帝登基,開創大漢鼎盛之世,而這一時期漢朝之學術亦肇開前所未有之新局,即武帝兼採諸家所長,並用各類人才。而在教育方面,則設立五經博士,於是儒學從百家之中脫穎而出成為官學。武帝以後,儒學逐漸顯冠百家,成為支配社會之主流思想。此外,漢代儒學又有其時代之特點,調和了先秦儒家、陰陽家與道家之學,將儒學中的精華,「天人相應」之內涵強調出來。所以兩漢學者普遍有一種學究天人之際的通達與博大之氣魄。
以上即為兩漢學術風尚之大概。而第一位系統總結闡述以「天人相應」為特點的儒學思想的人叫董仲舒。
************
董仲舒生平
董仲舒,是景帝朝的博士,講授《春秋公羊傳》。在武帝朝,曾兩次擔任封國的丞相。他不僅是一位大儒,也兼治陰陽之學,善言災異。他治學的特點正是在繼承傳統儒學的基礎上,結合陰陽家思想,將儒學中的精華部分——「天人相應」的理念強調出來。主張從天人相應的天命觀出發,去修身與治國。
董仲舒的「天人三策」
西元前141年十月,漢武帝詔舉賢良對策。漢時,發生重大事件,或有新皇登基,皇帝往往會下詔書,讓各地舉薦人才入朝,針對一些具體的問題發表意見。這些人才被稱為「賢良」。皇帝將需要討論的問題寫在竹簡上,叫做「策問」,賢良需按策問逐條回答,叫作「對策」。朝廷以此方法徵求意見,亦用此方法甄選人才。
漢武帝連發三策,所策問非是具體政務,而是以天人相應的思想為基點,策問古今治世之道。董仲舒在這三次對策中脫穎而出,闡述了諸多重要的思想。最主要的有三個方面:其一是王者受命於天,而災異之變往往是上天對敗政的警示。其二是春秋大一統思想。其三是廣施教化,培養人才。
這些思想總結起來,看似簡單,其實都有其深刻的內涵。還有很多精彩觀點因篇幅原因不能一一列舉。以後如有時間,或可專篇別述。董仲舒這三次對策被後世稱為「天人三策」。
董仲舒兩度為相
在漢武帝削藩以前,封國勢力過大一直是國家之大患。封國與中央朝廷分庭抗禮,甚至舉兵向闕皆有發生。董仲舒對策後,被先後兩次派到江都與膠西為相。
史載,江都易王劉非修治宮館,結交豪傑,生活驕奢,一度曾有謀反之意。董仲舒在江都為相時,用道理勸諫劉非,最終使他放棄了叛亂的念頭,終其一生,忠於王廷。而膠西王劉端則比江都易王遠為暴戾殘虐,狡詐強辯。凡是朝廷派去的二千石官員,若以漢朝法令來治理邦國,劉端就千方百計尋找他的過錯,反過來用漢朝法律來懲罰官員。如果實在找不到罪錯的,甚至下毒害命。但是對於董仲舒,即便是劉端這樣的人也因敬他是一位大儒而對他予以善待。
告老歸家修學著書
後來董仲舒因病求去,從封國回到家鄉。晚年的董仲舒專心在家修學著書,不治產業。他最主要的一部著述是儒學著作《春秋繁露》。此外,還有一部法律著作。史載,董仲舒雖然告老歸家,但朝廷每有難以決斷之事,常派人來向他徵求意見。董仲舒依照《春秋公羊傳》之義,引經斷獄,這成為當時通行的斷獄之法。董仲舒將相關的案例整理下來,成為《公羊董仲舒治獄》,也就是後來的《春秋決事比》。
下帷講誦三年不窺園
這樣的一位鴻儒,他在平時會是什麼樣子呢?史載董仲舒「進退容止,非禮不行,學士皆師尊之」,此外,還有一段「三年不窺園」的佳話,說董仲舒擔任博士時,教授《公羊春秋》,平日「下帷講誦」,即上課的時候會在窗前垂下一幅帷幕。三年過去了,還有人沒見過他。原因是他因為專心治學,講誦三年都不曾向簾外看一眼,以致於外面的人很少會看到他。這個故事還有一個版本是說,董仲舒講學三年,都不曾去園中走一走,以至很多人沒見過他。而「下帷」一詞也因董仲舒的故事成為講學,或苦讀的代名詞。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