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提出,要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圖片來源:Pool/Getty Images)
【看中國2019年2月23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中國官媒2月23日報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會議上提出,要處置重點領域風險並且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多跡象顯示,中國金融系統風險高企,從供給端到需求端出了大問題。
2月23日,《新華社》的報導顯示,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完善金融服務、防範金融風險舉行第十三次集體學習。習近平說,「金融是國家重要的核心競爭力,金融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金融制度是經濟社會發展中重要的基礎性制度。」
並且習近平強調,要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平衡好穩增長和防風險的關係,精準有效處置重點領域風險,防範化解包括金融風險在內的重大風險等問題。「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特別是防止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是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務。」
在2015年11月10日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上,習近平首提的「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已成為中國國內媒體報導經濟領域新聞的高頻詞彙。現在,習近平又提出「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或意味著金融系統的風險已經不可小覷。
由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領銜的中國經濟50人論壇年會2月16日在北京召開,參會的經濟專家們言辭犀利,直指體制存在各種缺陷等問題。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黃益平表示,從國際範圍來看,中國金融體系有兩個特點,第一是銀行主導,第二是政府干預比較多。這樣一個體繫在本質上對小微企業、民營企業則存在著一定的歧視性。
《看中國》特約評論員唐新元指出,金融的供給端和需求端存在矛盾,從供給端到需求端的過程被扭曲。很多民營企業及中小型企業對於融資有很多的需求,但是融資難和融資貴的現象始終困擾著這些企業主。而供給端的銀行等金融機構卻青睞國企,高額低息的資金,可以輕易地給予那些產能過剩無活力的「殭屍企業」。
另外,「金融風險」也是近年來北京當局召開的各項會議中屢屢被提及的詞語。例如,在2016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就稱,「要把防控金融風險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處置一批風險點,防控資產泡沫,提高和改進監管能力,確保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
經濟界普遍認為,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實體經濟的創新發展,更離不開金融的支持。目前,中國亟待解決過度金融化問題,防止資金脫實向虛,因此金融系統的健康狀況也更受到各界關注。
第十一屆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賀慳去年底對《路透社》表示,2019年中國債務違約問題會進一步暴露。債務違約暴露可能令金融機構的呆壞帳率快速上升,估計會達到15%。積累的風險和隱患暴露越來越嚴重,有可能引發金融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