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9年7月15日訊】據相關媒體報導,蘋果的首席設計師已準備離職。有相關評論稱:庫克已經不再把硬體設計放到第一位,整個團隊都巧妙地遭遇降級。相信熟悉蘋果組織的人都知道,他們一切的核心都是圍繞「硬體設計」展開的,要求漂亮、耐用、永遠不卡頓等等,依照這個思路經營,不僅製造出了十幾款優秀的手機,更催生出一個「光芒萬丈」的產業鏈:數百萬的人口,都在為製造出完美的iPhone硬體而努力,且因此大賺一筆。
長期以來,蘋果都是獨一無二的產業鏈領袖,他們控制著供應商,同時也控制著消費者。事實上,這兩個「控制」是相輔相成的:如果蘋果能控制好產業鏈,就能按時、高品質、足量地交貨,贏得消費者的信任;但反過來,如果蘋果能控制消費者,讓他們如教徒般一樣虔誠,這種狀態是非常受產業鏈歡迎的。最早期,iPhone的供不應求或者飢餓營銷,訂單是穩定的,代工商可以在一個穩定的環境中規劃資源,包括設備、物料、土地和人力等等,能最大限度地減少資源浪費的狀況。平心而論,整個喬布斯時代,代工商的日子過得都很不錯,大家都是高端的人,心安理得地享受眼前的盛世。
遺憾的是,好日子總會顯得很短暫,iPhone產業鏈在度過幾年的蜜月期之後,訂單變得非常不穩定,如iPhone X的訂單竟然和預期相差50%以上,很多把寶壓在這款手機上的代工廠都受到重創,隨後的iPhone Xs系列更是因定價問題,出貨量大幅縮水,導致虔誠的產業鏈開始出現裂縫,有些代工商甚至公然要求:蘋果,賠我損失!
狗咬狗競爭:蘋果是如何撐大產業鏈胃口的?
如前文所述,iPhone代工商在喬布斯時代非常舒服,蘋果控著消費者和整個產業鏈,大家的資源都是有計畫性的,是一種「剛剛好」的狀態,既能滿足需求,又不會浪費掉。大概正是前幾年的「舒服」生活,讓整個產業鏈都產生幻覺:因前幾代iPhone銷量大好,使得蘋果大肆擴充產業鏈,每一個重要零部件都要安排兩家以上的代工商,於是如你所見,三星和台積電供應CPU晶元,三星和LG供應顯示器,富士康和綠點科技供應外殼,而富士康和上海昌碩則一起完成終端組裝。如此雙供商的模式,可以確保產業鏈足夠安全,同時,也可以造成一種「狗咬狗」的態勢,相互競爭,降低代工價格。前些年,蘋果確實享受到了雙供應商的好處,也一直樂得繼續投資,有一些代工項目甚至開發出三家以上的供應商,日積月累之下,產能擴大了兩倍之多。
除了增加供應商的數量之外,蘋果還經常拿著「虛高」的forecast,要求代工商準備資源,這個真是害人不淺,比如,供應商在做資源規劃時,包括車間、設備、員工招募等等,都是按照出貨2億部來準備的,但實際情況卻只有1.5億部,這就意味著,有5000萬臺的產能是閑置的,而不同的代工商有著不同的資源投資,如三星的OLED生產線動輒投資上百億,這個閑置實在是燒錢,也難怪三星公開要求蘋果賠償損失;晶元的產能則一直都處於不足的狀態,所以,即便是iPhone訂單下降,台積電的資源也是可以被充分利用的。
相比之下,一些低端的代工商就沒有這麼好的經營模式了,如一些泡棉、膠紙類的供應商,投資雖然小,但利潤低、家底薄,他們在iPhone盛世的時候,會擔心自己的產能不足,無法滿足蘋果需求,遭遇罰款或者淘汰;亂世的時候,又無法維護最基本的經營,換句話說,中小企業要想搭上iPhone的快車道,試圖一舉成名,並不簡單,甚至有 「生命危險」,想想此前的勝華科技以及藍寶石GATA就知道了。
此外,iPhone產業鏈上還有一些特殊的代工商,如非常有名的上海昌碩和富士康,他們都是不折不扣的低端代工商,且都是重資產企業,前期資源投資非常大,他們動輒要招聘40萬的員工,配套的衣食住行、保險、安全問題,都會消耗大量的成本,而設備、廠房等每時每刻都在折舊,這就是為什麼需要做詳細的生產計畫,需要持續地關注利用率,有些「高貴」的設備甚至要7*24小時運行,以最大限度地利用之,所以,forecast不準確,最大的受害者正是這些投資巨大的勞動密集型企業。舉個例子,訂單突然下降,車間、設備閑置、人去樓空,大量的閑散人員所帶來的隱患,絕非僅僅是成本而已。
在iPhone 6巔峰出貨量狂潮之後,蘋果銷量就持續走低,至iPhone X開啟「死亡之門」。
(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食之無味:iPhone訂單為什麼會淪為雞肋?
按照以上邏輯,我們回顧一下iPhone的銷售量:喬布斯時代,走的是精品主義,產業鏈也比較小,大家賺輕鬆的錢,屬於甜蜜期;隨後庫克掌舵,銷量持續走高,代工商們越賺越多,膽子和胃口越來越大,iPhone6系列算是蘋果銷量上的最巔峰,整個產業鏈也因此快速地擴大產能,如上海昌碩在昆山建設大面積的樓房,富士康則在河南地區持續擴張,甚至積極考察印度建廠。悲劇的是,自iPhone6狂潮之後,蘋果銷量就持續走低,等到最新的iPhone Xs系列,訂單已經非常飄忽不定,蘋果再也控制不了消費者的購買慾望,只能給出「一股子、一股子」的訂單,如此狀態給整個產業鏈帶來了災難性的影響:因生產不穩定,工人的技能變得不純熟、設備運行也不穩定,體現在財務上就是成本快速升高,年底打開損益報表一看:好好的利潤中心,都被不穩定的訂單搞黃了。
依iPhone現在的銷售狀況,蘋果的訂單真有些雞肋的味道:「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一方面,產業鏈下游因投入了大規模資源,而且這些資源只能給iPhone生產用,他們只能祈禱新iPhone能夠熱賣,同時,會努力地迎合蘋果要求,最狠的操作在於「虧錢拿單」,只是因尚存一絲幻想,希望其再度輝煌。至於說,因iPhone訂單變化造成的損失,他們也就只能發發牢騷而已。
相比之下,三星、台積電、LG等上游零部件供應商,則比較瀟灑,他們可以把iPhone生產線變成其他產品生產線,再不爽了,他們也能公開叫板希望蘋果賠償自己的損失。顯然,如此叫板更多地是策略性的,估計大家都不指望驕傲的蘋果能賠償任何代工商的損失,但這樣的聲音越來越多之後,會更有利於蘋果把市場銷量forecast地更準確一些,畢竟,牽扯到數十億美元的資產規劃,必須要有確定的人員對此負責。
責任編輯:宇真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