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防民之口 甚於防川(圖)


縱觀歷史,凡是壓制言論的君主最後的下場都是可悲的。
縱觀歷史,凡是壓制言論的君主最後的下場都是可悲的。(繪圖:Winnie Wang/看中國)

國語》曰:「防民之口,甚於防川」。

意思是說防堵民眾的言論,比堵塞河流引起的水患還要嚴重。比喻不讓人民說話,最終必釀成大禍。

壓制言論的周厲王

西周時期,周厲王殘暴無道,貪財好利,壟斷山林川澤經營,令都城中民怨沸騰,周厲王還不許百姓講話。為了控制社會上的言論,周厲王從衛國請來了巫師,藉助巫術在暗中監視民眾,告發議論朝政之人,並將其一律處死。這樣一來,國中人心惶惶,人們都敢怒而不敢言,百姓在路上見面,都只敢用眼神交流。整個鎬京城內,一片恐怖氣氛,諸侯也不來朝拜了。

厲王三十四年時,周厲王更加嚴苛,國人沒有誰再敢開口說話。厲王見此非常高興,告訴大臣召公說:「我能消除人們對我的議論了,他們都不敢說話了。」

召公見厲王如此倒行逆施,便向他進諫。

召公說:「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啊。水蓄積多了,一旦決口,一定會傷害許多人;不讓民眾說話,道理也是一樣。所以,治水者要懂得疏通河流,治國者也應廣開言路,才能知道執政得失,推行善事,制止惡事。否則有誰效忠天子呢?好的就實行,壞的就防備這個道理,就跟大地出財物器用衣服糧食是一樣的。民眾心裏想什麼嘴裡就說什麼,心裏考慮好了就去做。如果堵住他們的嘴巴,那能維持多久呢!你還是改變一下做法吧。」

但是厲王根本不聽勸阻,繼續一意孤行。

周厲王的暴政使得國人忍無可忍,僅僅過了三年,厲王三十七年(公元前842年)爆發了聲勢浩大的武裝起義,史稱「國人暴動」。都城四郊的國人自發地集結起來,手持木棍、農具作武器,從四面八方撲向都城的王宮,要向周厲王討還血債。

周厲王聽到由遠而近的憤怒的呼喊聲,嚇破了膽,忙命令調兵鎮壓,可是竟然沒有士兵肯聽從他的命令。最後,厲王只好逃出鎬京,越過黃河,逃到汾水流域的彘(音「志」,今山西霍州市),結束了其殘暴的統治。厲王在外住了十四年而死。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就是從這個故事來的。由此可見,若國家沒有言論自由,它離衰亡也不遠了。

明朝的方孝懦在《雜著婁敬》中說:「將興之主,唯恐人之無言;將亡之主,唯恐人之有言。」

意思是說,將要興旺發達的人和國家,最怕人們不進言、不獻策;那些不許別人議論、不許別人爭論、不許別人妄議的人和國家則不免走向腐敗、走向滅亡。

縱觀中外歷史,凡是壓制言論的君主最後的下場都是可悲的。人們的言行雖然暫時會被暴政的機器控制,但自由的意志是永不可被剝奪的。誠如今日的中共,縱然使出了渾身解數控制言論,掩蓋真相的傳播,但情勢的發展卻不以其意志為轉移,越來越多的人敢於發聲,越來越多的人認清了中共的本質,中共政權的解體已成定局。



責任編輯:唐詩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