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些大陸地區就無法形成降雨條件,進而形成乾旱。(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19年11月15日訊】【編註:本文從氣候角度分析對世界政治與經濟的影響。新聞背景:11月14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考察旱情,在江西一處乾涸的水庫邊,李克強蹲下身摳起一塊泥土說:「這裡旱得可不輕啊!」】以下是正文:
今年多次提到,隨著去年和今年北極圈附近冰山、永久凍土加速融化,必然導致大氣環流的改變。這種改變的模式是,北極圈附近冰山、永久凍土加速融化形成的淡水加入融入北極附近的海洋,稀釋了海水鹽度,這就會阻滯深海海水自北極附近向赤道附近的流動,進而又會阻滯海平面的暖濕氣流從赤道附近向地球中高緯度地區的移動。
這會帶來以下結果:第一,中高維度地區在冬季不斷遭遇嚴寒;第二,夏季由於暖濕氣流無法按正常速度向中高緯度地區移動,就會在某些地區長期駐紮形成高溫。這就導致極寒、極熱共存的現象。但大氣環流的影響又絕不僅僅是對氣溫的影響,還會影響降雨量的分布變化,因為暖濕氣流無法順利北上,在某些大陸地區就無法形成降雨條件,進而形成乾旱,但同時其它地區又會降雨過度,形成洪澇。
如此,就可以看到以下報導:
9月就有媒體報導,中國東部一些城市的降雨量尚不如青藏高原的拉薩。中國中東部的長江中游一線已經發生了旱情,這是因為最近這一段時間以來這一帶地區的降雨實在是太少。例如,從歷史數據上看,安徽合肥的年平均降雨量大概為1000毫米左右,而今年的前9個多月的降雨量還不到年平均降雨量的一半。
10月31日又有媒體報導:下半年,中國江淮江南等地轉變為乾旱中心,江西、浙江、江西、安徽、江蘇、福建多省一度出現大範圍的氣象乾旱。
同時又可以注意到,10月的英國暴雨(雨雪)成災。
降雨稀少、空氣乾燥形成的氣象乾旱和英國的暴雨成災應該就是大氣環流改變之後的必然結果。
當然,形成降雨稀少、空氣乾燥的原因多種多樣,為什麼懷疑是因北極冰山加速融化推動大氣環流的改變所導致的哪?
以合肥、武漢和南昌三個省會城市為例,有一個明顯的特徵是今年每日最高溫度與最低溫度之差明顯低於歷史均值,對於南昌來說,氣溫均值還比往年明顯偏低。
南昌的模式並不是特例,北方的北京、鄭州等城市的氣候模式與南昌高度雷同,每日最高溫度與最低溫度的溫差縮小,從11月中旬開始,氣溫與往年相比明顯偏低,也就意味著冷冬。
可我們知道,當大氣環流比較旺盛的時候,隨著冷空氣和暖濕氣流不斷交會,互相之間強度的不斷變化,就很容易導致氣溫的劇烈波動,讓最高氣溫與最低氣溫的溫差拉大。相反,最高氣溫與最低氣溫的溫差長期比較窄、氣溫偏低,就有理由認為冷暖空氣的交會不劇烈、暖濕氣流無法有力北上所帶來的變化。
與之相伴的就應該是一個推理:沿海城市的氣溫偏高,而且溫差一樣比較窄。這種現象恰恰在沿海的上海體現了出來,上海11月最低與最高氣溫與歷史均值的對比一樣可以發現溫差縮窄的現象,但與內地城市的明顯不同是氣溫明顯比歷史均值偏高。
不同城市所顯示的最低溫度與最高溫度差縮減,內陸城市氣溫偏低而沿海城市氣溫偏高,很讓人懷疑這是大氣環流減弱之後所造成的結果。
其實,我也不願意相信黃淮等地區的氣候乾旱是因為上述因素所導致的,更願意相信是其它原因,因為其它原因導致的氣象乾旱不會長久,比如厄爾尼諾或拉尼娜。但過去兩年,北美、歐洲、日本在冬季不斷遭遇百年甚至創歷史記錄的嚴寒、暴雪,而夏季又在中東、印度等地爆發歷史極熱,這都與暖濕氣流無法順利北上所應該導致的結果相符。所以,懷疑現在中國黃淮等地的異常氣候是北極冰山加速融化進而改變了大氣環流所致,如果確實是這一原因,東亞大陸的氣候乾旱就很可能不是短期的。
這實際說的是整個世界的生態。對於世界來說,短期的乾旱(或氣候變化)對當今世界的打擊不會太大,但長時間的氣候惡化,就會對地球的生態帶來嚴重的影響。以往,我基於世界各國貧富差距惡化必然導致世界向左的結論(阿根廷左派已經再次上臺),一旦因冰山加速融化影響大氣環流進而對氣候帶來長期的影響,貧困階層的生存空間將加速惡化,世界就會加速向左。
這是中國之大事,更是世界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