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一下的這兩股力量,將中國車市生生撕裂成兩半。(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20年1月2日訊】不久前,中汽協發布的車市銷量數據顯示:2019年1-11月,中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303.8萬輛和2311.0萬輛,產銷量同比分別下降9%和9.1%。
身處輿論場裡的中國汽車產業,日子也似乎不太好過:有關某幾家中國品牌車企已經破產的謠言不脛而走。在整個汽車市場的下行期,大浪淘沙已經開始。
2018年已經全面退出在華合資項目的鈴木汽車,以及2019年因為巨額虧損被合資雙方幾乎同時拋售股權的長安標緻雪鐵龍都在說明一點:在這場生存之戰中,無論外資品牌還是自主品牌,無論老牌企業還是行業新秀,沒有誰是真正保險的。
在宏觀經濟環境、行業變革轉型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下,通用、福特、大眾、本田等叱吒風雲的大型跨國車企,都在不同程度上經歷了關廠、裁員或減產。一時間,幾乎所有傳統車企都感受到了刺骨的寒意。
而在高速發展軌道上狂奔了十餘年的中國車市,2018年就遭遇了一記「重剎車」:2018年,中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780.9萬輛和2808.1萬輛,產銷量比上年同期分別下降4.2%和2.8%。
2019年10月,有傳聞稱「四家車企年底將進入破產程序」。一時間又將經營狀況堪憂的華泰、眾泰、力帆、獵豹四家企業推上了風口浪尖。
雖然四家當事企業已經闢謠,但不可否認的是,一些中國汽車企業的確正在生死存亡間掙扎。
某種程度上,上述四家深陷破產謠言的企業,正是當前中國國內部分二三線車企的縮影。
雖然結局還沒揭曉,但是其命運的跌宕走勢,足以讓人們發出「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樓塌了」的唏噓感慨。
除了傳統車企,讓人憂心的名單中,還包括許多深陷資金流轉問題、遲遲不能完成量產交付的新造車勢力。
早在2018年底,不少專家和媒體就發出了「2019年將是新勢力造車倒閉年」的預測。
事實證明,且不論那些無資質、無產品、造車只靠嘴說的不知名企業,就連一些曾經被給予厚望的品牌,也在2019年遭遇了不同程度的「滑鐵盧」。
從頭部企業表現來看,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19年1-11月,汽車銷量排名前十位的企業集團銷量合計為2087.2萬輛,高於行業增速1.3個百分點,佔國內汽車銷售總量的90.3%,高於上年同期1.3個百分點。其中,上汽集團銷量超554萬輛、東風集團銷量為324.77萬輛、吉利汽車總銷量超123萬輛。
這說明,中國汽車行業的集中度正在進一步提升。
從上市企業2019年上半年的財報來看,也是幾家歡喜幾家愁。東風集團、比亞迪、北汽新能源逆勢上揚,眾泰汽車、力帆汽車、長安汽車淨利潤下滑幅度分別達到-195%、-859%、-239%。
可以看出,中國汽車產業發展不均衡的趨勢已經十分明顯:
一邊是規模大且善經營的企業,在低迷的市場環境下,憑著強大的抗壓能力,市場地位得以進一步強化,少部分車企上市公司甚至利潤大漲;
另一邊則是因為種種原因——規模小、經營能力差、轉型不及時、低端產能佔比較重,正在退市破產邊緣掙扎的企業,危機重重,這些企業中還不乏曾經無限風光的品牌。
一上一下的這兩股力量,將中國車市生生撕裂成兩半。
生存,還是死亡?這或許是留給所有中國汽車企業的一道生死問答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