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在視察一家車場。(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0年1月14日訊】朝鮮當局自從在去年底於勞動黨全員會議上提出了「正面突破戰」之後,全國就強調經濟建設,並開發生產潛力,但企業卻因條件惡劣,仍然無法提高生其生產力。
9日,根據平安南道消息人士向DailyNK透露,在平城地區的180多個企業之中,生產企業有35家,但其中能夠進行正常生產的尚未到一半,甚至能給工資的,也只有5家企業而已。
消息人士說,企業給工人的薪資,並不是現金,大部分以物品來代替。幾乎沒有一個單位是用現金來支付工資的,大多以大米、玉米、荳油及麵粉等商品來替代工資。
而且根據職務、工種、級別和工作年限等發給不同工資,他們的平均工資約為5000朝元。
消息人士上述所提及的工資,是國營企業的工資水準,目前平城地區國營企業正是以物品來替代工資。現今朝鮮市場的國產大米的價格,1公斤約為4600-5000朝元,而國營企業每個月僅給工人1公斤的大米來替代工資。
但據消息人士表示,個體企業的月平均工資,已高超過國營企業的100倍了。亦即若國營企業的月平均工資為5000朝元,則個體企業的每個月工資就有50萬朝元。而且個體企業給員工的薪資,也不是給現金,同樣是依照市價供應相應的物品。
有關企業生產活動的自主性方面,消息人士披露,一直到目前為止,朝鮮還是在黨組織的指導及控制之下進行生產。而且企業的負責人必須是黨員,因此,可以說是由黨組織繼續進行指導與控制。
朝鮮政府為了啟動企業生產,而制定了「社會主義企業責任管理制度」,可是依據消息人士所透露的訊息來看,有很多情況下,並沒有按照這個制度來進行生產與管理。金正恩國務委員長執政之後,在2014年修訂了企業法,第一次闡明社會主義企業責任管理制度,並於2019年4月將這個條款納入至憲法條款之中。
在這項制度中,明文規定企業擁有規劃、籌集資金、財政管理及盈利分配等自主權,用來代表金正恩時代提高生產與效率性的經濟改革措施。在表面上,生產與分配大幅提高了企業的權利,並積極反映了市場經濟體系。但據消息人士披露,朝鮮目前仍然還沒有擺脫計畫經濟的框架。
消息人士稱,原則上,朝鮮並不允許擁有股份,因此投資的目的,並非為了長期生產,而是想要透過短期生產,以回收本金及和盈利。所以在此種情形之下,有很多企業也只是在完成自身的任務。
但據瞭解,有一些企業進行了積極的投資,透過生產來滿足市場需求的商品而獲得盈利。
消息人士舉例說明:例如,平城食品廠所生產的「蒿酒」,獲得了相當於7至8噸玉米的利潤。工廠利用消費者對於蒿草藥效的信任,並透過招商而引資建設了生產線,以進行生產。並支付了參加生產的1名技術員及5名工人生活費,供應糧食與副食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