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得諾貝爾獎,成就了傳奇人生。(圖片來源:Adobe stock)
一位平凡、普通的日本小職員,因一次偶然的失誤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榮譽——諾貝爾獎。為回報這份命運饋贈的厚禮,他用16年的時間,讓自己逆襲成了一個真正的科學大咖。
2019年2月,日本NHK電視台製作了一部回顧平成30年科學成就的記錄片,邀請了一位名叫田中耕一的科學家參與攝製。他在2018年2月的科學權威期刊《自然》上發表了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只需幾滴血,就能提前30年預測阿茲海默症。
對日本人來說,田中耕一這個名字對他們記憶的衝擊,是在2002年。那一年,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忽然間獲得了當年的諾貝爾化學獎,在一夜之間紅透日本。
田中得獎,是因為他發明了「對生物大分子的質譜分析法」。生物大分子的分析必須依賴鐳射,但大分子又不耐鐳射。田中猶如神助般地在照射中加入了甘油作為緩衝劑,解決了這個科學難題。
那一天,田中接到了一個奇怪的電話,電話裡的人說的是英文,田中只聽懂了兩個詞:Congratulations(祝賀)、Nobel(諾貝爾)。
「諾貝爾關我什麼事?」田中莫名其妙地掛了電話。可等他回過頭來,卻發現整個辦公室沸騰了。然後,隨著新聞媒體的播報,2002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田中耕一(日本)。整個日本沸騰了。媒體、專家、學者乃至全國人民,在迅速將全日本知名化學家的名字過了一遍後,所有人都只剩下一個問號:田中耕一是誰?。
田中的妻子聽到廣播以為自己聽錯了,田中的媽媽看著電視還納悶:這人的名字怎麼跟我兒子一樣?沒有人會想到,那個獲得諾貝爾獎的田中和小小的島津製作所裡默默無聞,寒酸失意的田中有什麼關聯。
記者們聞風而來,將島津製作所圍得水泄不通。臨時被抓住採訪的田中,還穿著做實驗用的藍色工裝。他在發布會的演講臺上跼促不安,紅了臉半天才憋出一兩句話。
沒有顏值,沒有口才,人生過到43歲依然窮困潦倒的田中,就這樣火了,一躍成為頭條明星,所到之處盡是鮮花掌聲。他成了日本人生活中的勵志精品,原來平凡的人生也有登上巔峰的一天!
田中認為自己根本不配得這個獎。一切都只是陰差陽錯。(圖片來源:Adobe stock)
但巔峰中的田中,卻陷入了深深的痛苦:得諾獎就是個天大的意外!我根本不配得這個獎。一切都只是陰差陽錯。
他慚愧地說,自己根本就不懂大分子理論,也不知道大分子不能用鐳射照射分析。他只是不小心失手將甘油倒了進去,又因為節儉慣了捨不得扔,這一切都是偶然,並不是他發明的專利……他要求撤銷授獎。但諾方回復說:諾獎是用來獎勵那些率先提出改變人類思維方式的原創性成果,你的得獎是慎重、公平公正的決定。
田中的話不帶一點虛偽。他是個養子,生母早亡,他從小到大都隨養父母生活在社會的底層。從家人那裡,他學到了淡泊、節儉、堅毅、隨遇而安的品質。他算不上是一個人才,甚至還有點背。當年他考上的是東北大學電氣工程專業,並不是化學專業,還因為德語掛科留級淪為學渣。
畢業時去索尼公司面試,第一輪就被淘汰。後來在導師的幫助下,勉強進了島津製作所,還被派到了與自己的專業八竿子打不著的化學科。
不善言辭、拘謹木訥且其貌不揚的田中,與升遷無緣。在製作所工作了20年,仍然是一個拿著最少薪水的無名小卒。職場失意,情場也不得意,相親了二十多次直到35歲才結上婚。
但無端砸在他身上的諾貝爾獎,瞬間改變了一個小人物的命運。各種獎勵,各種名譽令田中有些眩目。就在所有人都認為他會憑藉諾獎的榮譽和光環度過下半生的時候,田中卻消失在了公眾的視線中。
田中回到了獲獎前的生活中,一切都沒有變,唯一改變的是,他不再像從前那樣失落消沉。他告訴自己,只有做出真正的成就,才不負命運饋贈給自己的厚禮。
等他再次出現在人們的視野裡,已經是16年後。這一次,他帶著真正屬於他的,耗費了無數心血的研究成果站在攝影機前,沉穩的笑容中帶著滿滿的自信。
從天而降的巨大名利,沒有讓田中迷失,而是令他看清了自己,他最終憑著堅持與耐心、信心與勇氣給了命運一個完美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