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國慶演說:只要北京有心化解對立,願共同促成有意義對話。(圖片來源:臺灣總統府)
【看williamhill官网 2020年10月11日讯】(法廣/RFI)臺灣今日(10月10日)慶祝「雙十節」(中華民國109年國慶),總統蔡英文發表講話時,對兩岸關係稱「願在符合對等尊嚴的原則下,共同促成有意義的對話」。中國國台辦做出回應稱,蔡英文的講話再次暴露民進黨當局謀「獨」本質。
美中臺三角關係今年發展引人關注。在中美對抗之時,臺灣成為地區地緣政治的焦點,美國近期派出四十年來最高階官員——包括副國務卿和衛生部長到臺灣訪問顯示臺美關係的拉近,自然也刺激著中國大陸。《紐約時報》還報導,華盛頓重新掀起了一場關於美國是否應明確表示願意保護臺灣不受軍事攻擊的政治辯論。這似乎令北京尤為擔憂。中國官媒《環球時報》的社論暗示,如果美國國務卿或國防部長的更高級別訪問臺灣將給中國作出武力回應的理由。與此同時,中國和美國最近也頻頻在東海地區進行各種軍事活動示威。增加了台海擦槍走火的危險。
蔡政府與美國繼續親近 但不刺激對岸
在此背景下,蔡英文總統如何在雙十節如何表述與大陸以及與美國的關係前景自然成為關注的焦點所在。港媒《南華早報》之前分析,雙十慶典上,有關兩岸關係的議題都將會被北京關註:「目前解放軍正採取觀望的態度,且若蔡英文說的話會造成兩岸關係進一步惡化,那麼解放軍就有可能採取進一步的行動」。
蔡英文今年發表的演說以「團結臺灣,自信前行」為題國慶,內容分為「防疫成果貢獻國際」、「新情勢下的經濟戰略」、「堅實國防維護國家安全」、「積極作為參與區域合作」、「團結合作共度挑戰」五大面向。
對於兩岸關係,蔡英文表示,現階段兩岸當務之急,是本於相互尊重、善意理解的態度,共同討論和平相處之道、共存之方;只要北京當局有心化解對立,改善兩岸關係,願在符合對等尊嚴的原則下,共同促成有意義的對話。蔡英文表示,臺灣在鞏固區域和平與守住民主價值之下,絕對不主動挑釁北京。之後,她又提到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最近的談話,稱「我也注意到,對岸領導人最近在對聯合國的視訊演說中,公開表示:中國永遠不稱霸,不擴張,不謀求勢力範圍。」
蔡英文同時也提及,臺灣和美國將進行高層經濟對話,在全球供應鏈重組、科技合作、基礎建設等領域,尋求未來合作空間。臺美經濟合作的深化,已經進入到行動階段。蔡英文講話中也將「臺美經濟」合作列為重點談話之一,同時顯示出蔡政府繼續在外交上與美國親近的戰略。分析認為,蔡英文強調兩岸關係的穩定和平,需要北京與臺北彼此合作,但是,美國在兩岸關係的仍然扮演重要角色。
臺灣資深兩岸學者、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趙春山接受中央社記者電訪時認為,蔡總統希望對岸舉辦的活動,是真正有益於兩岸和平穩定及良性發展,而非設下統戰圈套:此外,希望展開「有尊嚴、有意義」的高層次政治對話,幫助穩定情勢。趙春山指出,蔡英文的演說並未突出臺美關係近期的進展,目的是「不刺激對岸」,避免北京因臺美關係加強而產生誤判。至於蔡總統提到的「不會冒進」,也呼應近期面對共機擾臺時,臺灣所採取的被動、剋製作法,也顯示她維持兩岸穩定的決心。
同樣熟悉兩岸議題的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副教授張五嶽則分析,蔡總統的演說顯示,即便在中印、美中等區域動盪不安情勢下,其政策立場也未改弦易轍,顯示其兩岸政策方針維持一貫的調性。張五嶽認為,雖然兩岸領導人目前無見面機會,也無良好溝通管道及機制,但蔡總統這次或許也是希望,透過相互呼應,探索致力和平穩定的各種方式。此外,張五嶽指出,雖然臺灣目前雖積極參與國際組織,但蔡總統的談話也提到「面對兩岸關係,我們不會冒進,也會堅守原則」,傳遞出「不要誤判臺灣會成為美國棋子」,「臺灣有臺灣自己的看法」,希望北京「不要誤判」,兩岸不要有擦槍走火意外。
臺灣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暨產業研究所所長蘇紫雲則指出,蔡英文的演說展現「務實的和平主義」,以及「知兵非好戰」的信念,也正面回應美方「和平需透過實力」的呼籲,透露臺美安全合作升溫及互信提升。
國台辦:民進黨當局繼續謀「獨」
在海峽對岸,據中新網報導,對於蔡英文的講話,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當天表示,這個講話延續對抗思維和敵對意識,鼓吹謀「獨」言論,鼓噪勾連外部勢力,蠱惑臺灣民心,再次暴露民進黨當局謀「獨」本質。回到「九二共識」政治基礎,兩岸就能重啟對話協商。
中新網的另一篇報導引述臺灣媒體報導稱,今天(10日)上午7時、8時,解放軍軍機兩度又「擾」臺灣西南空域,臺「空軍」照例廣播驅離。
来源:法廣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