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府阻撓美領館賣房產套現。(圖片來源:自由亞洲電臺)
【看中國2020年12月31日訊】美、中兩國在香港的角力升級,美國駐港總領事館在市場出售物業,香港特區政府卻加以阻撓,相關部門破天荒以外交事務為由,拒絕為交易辦理註冊手續。有財經界人士認為,香港政府這做法,將大大削弱外國投資者來港投資的信心。
美國總領館的這處房產位於港島南區壽山村道37號,是總領館的高級員工宿舍樓,目前有6幢三層樓房,有室外游泳池,佔地面積約9萬4796平方英尺,約1萬零522平方米。美國政府在1946年購入,已經持有72年。
今年5月,美國政府透出消息,出於「重整海外資產配置」的需要,美國駐港總領館有意出售這塊地產。6月2日總領館舉行正式公開招標。由於當時美中關係緊張,美方的這個決定引起廣泛關注,外界普遍認為這是美國外交機構準備撤離香港的一個跡象。
最後,恆隆地產在9月以3.3億美元的價格贏得競標,出價低於市場預期。買賣原定在週三完成交易。不過,恆隆地產發出公告,指未能如期完成交易,原因是香港政府告知交易涉及中美之間外交事務,並非一般商業行為。。
函件又提及,中國政府已告知香港政府,如美方有意租賃、購置、出售香港房地產,「美國政府應提前60天經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想中國政府申請」,並要「取得中國政府書面答覆同意後方可辦理有關手續」。
恆隆地產表示,12月29日收到美方回應,表示已遵從相關義務及責任,但認為出售有關物業的相關外交義務屬於主權之間事務,並不影響該物業的業權,又認為,特區土地註冊處無權不為協議備忘錄註冊。不過,美方認同交易涉及外交事務,「應根據適用的外交規範處理」,因此未能在限期完成交易。
美國駐港領事館發言人回覆本臺查詢,指買賣雙方需要更多時間完成相關交易的行政手續,目前不評論正在進行的合同交易的具體條款。恆隆地產則稱,現正徵詢法律意見,瞭解相關交易可作出的適當行動,包括研究延長交易時間的可能性。
據港媒報導,美國方面對中國外交部提出的遵守外交義務的必要性表示異議。
以「外交」理由叫停交易讓投資者感到在港投資風險倍增
前香港匯豐環球市場經濟師林浩波向本臺表示,香港之所以成為外國投資者的「避風港」,是源自香港與美金掛鉤,以及投資者可以隨時進行自由買賣,除刑事因素外一概不受任何理由阻擾,他認為,這次當局以「外交」理由開先例,會讓其他外國投資者感到,在香港投資將會越來越多風險。
林浩波:「某程度代表市場的改變,有些定義並不清晰,哪些屬於外交,哪些不屬於外交。一個美國資金機構做了某些事情,卻被冠以外交的名義,不讓其套現,其實是很『大陸』的做法,可以任你說,而大家正是擔心這點。許多投資者認為,我日後把資金放在香港,作為一個避風港,日後可能會有這個風險,而這個風險是不能忽略的。」
對於美方要獲中方允許才可繼續相關交易,林浩波笑言中國「不明白這個遊戲怎樣玩」,認為此舉只會加速讓投資者對香港資產失去信心。
林浩波:「香港做了這些事情讓人很擔憂,也讓人領悟到內地似乎不明白這個遊戲怎樣玩,國際金融中心不是說你有硬體、所謂的法制、執行的法官就可以實現,而是要有投資者的信心。而這件事正正可能讓外國投資者對投資香港資產失去信心。」
學者:中方礙於「面子問題」有意出手叫停交易
美國政治風險管理顧問方恩格(Ross Feingold)接受本臺訪問時指,美國在現時香港政局不明朗的時候出售房地產,是高度敏感的事情,「不論買方是美國人、中國人、還是香港人,總會有人出來指控其恰當性」。
對於外界揣測中方有意出手叫停買賣,他估計中方可能考慮到香港現時的政治環境,不希望向大眾傳遞「國安法效應」的觀感。
方恩格:「或許有人覺得觀感不好,意思就是說,他們是不是因為香港不穩定,或者香港在金融方面的重要性有所改變,因為反送中或國安法等其他因素,這些國家,不論是美國或者其他國家覺得,香港已經不是那麼重要,不再扮演重要角色。對北京來說,他們不希望媒體會報導這些所謂的美國和其他國家撤退香港。」
經濟學家羅家聰則估計,這次交易不果,可能是中方不希望美方套現資產。他又稱,經過反送中運動和國安法後,許多商業活動都要先考慮政治因素。
版權所有©2006,RFA。經Radio Free Asia,2025 MSt.NW,Suite 300,Washington DC 20036許可進行再版。http://www.rf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