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華國鋒在歡迎穆罕默德的一場晚宴上講話。(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看中國2021年2月22日訊】2月20日,時逢中共前領導人華國鋒誕辰100週年,中共官方舉辦了高規格的座談會。據大陸官媒報導,在北京人民大會堂,中共政治局常委王滬寧發表講話,中共政治局常委韓正也出席了這場座談會。
講話中,王滬寧評價華國鋒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無產階級革命家,曾擔任黨和國家重要領導職務,為中國革命、建設、改革奉獻了畢生精力。他歷數華國鋒參加革命歷史,直到「一舉粉碎四人幫」,「挽救了黨,挽救了中國社會主義事業」。表示,「黨和人民永遠不會忘記他做出的重要貢獻」。
對於之後的生平回顧,講話只提及1980年9月,華國鋒不再兼任國務院總理職務。1981年6月,在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上,他辭去中共中央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職務,擔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副主席至1982年9月。王滬寧總結,「華國鋒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戰鬥的一生、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一生。他為黨和人民事業作出的重要貢獻,將永載史冊。」
一直以來,華國鋒被視為是過渡性的中共領導人,直到鄧小平取而代之,啟動了中國的改革開放。過去,他的名字總是和「兩個凡是」聯繫在一起。在中共官方的敘史中,這也是華國鋒辭去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最高領導職務的理由之一。但實際情況是,當時中共總的精神,是要求「服從同四人幫鬥爭這個大局」,「毛主席、毛澤東思想這把刀子不能丟」。在此背景下,「兩個凡是」的提出是有特定的指向,無論在老幹部平反還是對待鄧小平復出問題上,都不是華國鋒一個人的決策,而是當時中共高層的共識。
1978年,理論界議論蜂起。彼時,中共宣傳部門的官員顧慮甚多,希望華國鋒能出面講講理論問題,以統一思想。華的看法是,現在議論多,思想活潑,他主張讓大家討論,各抒己見,說講早了人們會認為黨中央主席講了,大家就不好說了。客觀上給了人們討論問題以某種寬容。
而「真理標準」文章發表前一天,華國鋒出訪回國。據華本人回憶,因為有許多事情亟待處理,沒有顧上看。1978年6月至7月間,他聽到關於這篇文章的爭論情況,才知道對文章有不同看法。沒有材料顯示,華國鋒本人否認主題好;也沒有材料證明,華對這場爭論施以了打壓。另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真理標準」文章發表後,一些主要報紙和理論刊物非但沒有停止反而繼續發表有關文章,地方官員也紛紛表態支持,倒是反對的觀點在報刊上鮮有出現。如果華國鋒真要「壓制」這場討論,事情也許會變得更加曲折複雜。
1978年12月召開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是中共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次會議。但對華國鋒來說,卻成了他政治上的「滑鐵盧」,自此離開權力核心。
華國鋒並非中共歷史上強勢的政治領袖。也正因為此,他主政的兩年多,歷經毛澤東逝世後的權力真空填補以及從他本人到鄧小平的過渡。兩場變局,中國社會保持了平穩和安定,避免了可能發生的新的震盪,並開始了深刻的社會變化和轉型。對於他的貢獻,胡耀邦在1978年12月的一次會議上說:「我個人的看法是粉碎四人幫兩年多來,是撥亂反正的兩年,是扭轉乾坤的兩年。兩年多,我們搞了一場政治上的搏鬥,階級鬥爭的大搏鬥,確實是一場政治大革命,出現了多少驚心動魄、雄偉壯觀的場面。兩年多時間扭轉乾坤,原因自然不是單一的,而主政的華國鋒不能不是一個重要因素。」
幾十年來,中共官方對華國鋒主政兩年的評價儘管有貶有褒,但不可否認的是,在過去相當長的時間內貶多於褒,以至他成為中共歷史上至今尚未「蓋棺而論」的重要人物。
然而,華國鋒去世後,官方評價開始有了變化,以新華社2008年8月31日播發的《華國鋒同志生平》為代表,對其平反冤假錯案、經濟建設、撥亂反正、恢復黨和國家政治生活的正常秩序等工作給予了肯定評價,不提「個人崇拜」等問題。華國鋒誕辰90週年之際的紀念文章,原題為《為黨和人民事業奮鬥的一生》,發表於《人民日報》2011年2月19日要聞版,署名為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也作出了極高的肯定。
而結合此次華國鋒百年誕辰被高調紀念,其用意除了對當事人生平的論斷,背後也是中共面對改革開放前後不同歷史時期的一次態度展現。在官方看來,二者雖有區別但相互聯繫,並不是矛與盾的互斥關係,前後三十年,始終走的是一條民族復興之路。如中共黨魁習近平所言,不能用後者否定前者,也不能用前者否定後者,應該堅持實事求是,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發揚經驗,吸取教訓,在此基礎上來推進事業。在中共看來,不論時代如何發展、條件如何變化,對黨忠誠始終是第一位的要求,而華國鋒的政治品格與性格特質,或為此提供了更為生動的註解與借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