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惡一念間,人的命運已經發生改變。(圖片來源:Adobe Stock)
有這麼一句話:「善惡只在一念之間,一念可成佛,一念也可成魔。」而實際上,就在善惡一念間,人的命運已經發生改變,因為舉頭三尺有神明,種什麼因,得什麼果。
民國奇人心生善念命運改
晚清民國有一位奇人,名叫魏戫(1860—1927),字鐵珊,號匏公、龍藏居士等,浙江山陰人。清光緒十一年(1885)中舉人,曾任兩廣總督譚鐘霖文案,後赴北京。1906年移居天津。辛亥革命後,隱居不仕。1927年病故。
魏戫(音同「玉」)的一生頗具傳奇色彩,他這個人不僅「博通史籍,無所不覽,能為唐中晚詩、宋明文及制藝,尤工倚聲,長短調及南北曲皆精善」,而且善書法,其「法北魏,能以龍藏寺體作小楷,如半黍大,於大小篆籀隸字鐘鼎又咸擅之」,他撰寫的魏碑在京津地區享譽一時,曾一度與碑派宗師李瑞清齊名。
如此有才氣之人,為人也是十分有趣。魏戫十分健談,喜好飲酒,對於占卜雜技無不通曉,還擅長彈古箏、琵琶,拉胡琴、吹笛子,會唱昆曲等。
年少時,魏戫在與父親遊歷廣東廣西一帶時,遇到一位異人教給他拳法,因此他的武藝也很高強,十幾歲就以拳術聞名,並好任俠使氣,有「神勇名」,最擅長七節鞭和壁虎功。
在廣東金田時,身負異技的魏戫因為輕鬆躍上二丈高樓,而被當地豪客奉為首領。一天,因為在市井中幫人打架,被人告到其父那裡,其父大怒,嚴厲地斥責他。魏戫跪在父親面前,自斷一指,併發誓不再任性妄為。自此開始讀書,準備應試。
1882年,他從兩廣返回浙江準備參加秋試。彼時他的岳父陳鹿笙駐守在湖州,魏戫遂前去探望。湖州郡有個叫廣文的人,善相面。陳鹿笙就請他看看女婿的文章,並給女婿相相面,看是否能考中。
廣文相看後說:「大人的女婿面相不如文章,要防止有飛來橫禍。要勸他收斂個性。至於科舉是沒有希望的。」果然,當年秋試,魏戫落第。
心灰意冷的魏戫只好又回到了南方,這次來到了桂林。在桂林期間,他放浪形骸,常常喝酒解悶。有一名姓戚的老婦人看不慣魏戫,屢次將他的短處告訴他人,魏戫十分惱怒。一天,他拿著火藥趁著黑夜前往老婦人家,打算將她家的房子燒燬。
戚老婦人家臨江而居,周圍的鄰居都是用木板搭建的貧苦人家。魏戫看罷,嘆道:「老婦人雖然可惡,但那些無知的百姓又有何罪?我不忍玉石俱焚。」不過,雖然做了這樣的決定,他還是決定當面告訴戚老婦人。
他叩開戚老婦人家的大門,讓她看自己手中的火藥,並把自己原本的打算和現在的決定告訴了她。戚老婦人深感慚愧,當面向其謝罪。此事就此作罷。
1885年,魏戫再度回到浙江杭州參加科舉考試。恰好廣文送考生來到杭州,再次給魏戫相面。廣文面有驚訝之色,說道:「你的面相已經改了,不僅橫禍消除,而且將中舉。你究竟做了什麼善事?」魏戫便將自己一念不燒貧戶房子之事告訴了廣文。廣文聽罷,說:「這一念保全了不少生命,你的命才改變的啊。」
當年,魏戫果然中了舉人。他從此後也開始收斂張揚的個性,活了六十多歲。
民國時期,北洋政要曹汝霖與他交好,二人常在一家名為菜根香的酒肆中對飲。曹父去世後,曹汝霖請魏戫為父親書寫墓誌銘,曹對魏氏的評價極高,認為他「能文能武,技術工夫,亦臻上乘,亦奇人也」。
這真是「一念之惡而戾氣隨之,一念之善戾氣銷而善氣應之」,其感召快於影響。對於神明,人怎麼不應心存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