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罷免失敗 加州州長紐森留任(圖)

作者:肖然 發表:2021-09-15 12:24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4個留言 列印 特大

2021年9月14日加州罷免州長選舉當天,民主黨州長紐森在一個工會向工會會員和志願者發表演講。(圖片來源:Justin Sullivan/Getty Images)
2021年9月14日加州罷免州長選舉當天,民主黨州長紐森在一個工會向工會會員和志願者發表演講。(圖片來源:Justin Sullivan/Getty Images)
 

【看williamhill官网 2021年9月15日讯】(看中國記者肖然編譯/綜合報導)9月14日,美國加州舉行州長罷免投票,現任民主黨州長紐森留任

週二(美東時間)晚約11:50,在58%的選票被點算後,美聯社宣布67.3%支持紐森(Gavin Newsom)留任,支持罷免的僅32.7%。這意味著美國人口最多的州將繼續處於民主黨的控制之下,作為針對移民、氣候變化、一系列激進政策的實驗室。

儘管紐森這次未能失利,但他可能很快會再次與共和黨對手埃爾德競爭。州長明年將競選連任,距離所有政黨候選人的初選只有九個月。

美聯社報導,這次罷免選舉對於全國的趨勢並不是是一個完美的晴雨表,因爲加州的民主黨人是共和黨人的近兩倍,因此選舉結果可能無法趕走民主黨州長,也無法反映明年中期選舉選民將如何評判國會議員。而且,選舉在夏末舉行,意味著一些(度假的)選民沒有參與。

紐森于2018年以壓倒性多數當選州長,因該州對大流行的處理不當而面臨罷免選舉。

8月,選票郵寄給了加州約2200萬註冊選民,他們需要在9月14日太平洋時間晚8點前在選票上蓋上郵戳或上交。

罷免選票上有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州長是否應該被免職。如果超過50%的人支持罷免,則第二個問題會提供一份競選州長的候選人名單。如果州長被罷免,在第二個問題上贏得最多選票的候選人(無論是多數還是少數)將接替紐森。保守派电台主持人、共和党人埃尔德是46名替代候選人中的領跑者。

週二下午,紐森在舊金山的一個工會大廳為自己抗擊COVID危機進行辯護,並告訴支持者,「我們不能讓這一進展停滯不前。我們不能讓經濟,而不僅僅是我們的公共衛生,受到今晚錯誤決定的影響。」

紐森的強勁對手埃爾德週二在接受福克斯新聞採訪時說,「我認為很多人對所有問題都感到憤怒…很多人將對召回投贊成票,結果不會有任何問題。」

去年,由於許多加州人對紐森的封鎖性措施感到沮喪,於2020年6月啟動了罷免行動。加州對企業和教堂的COVID限制、學校停課甚至反對該州的高稅收,進一步推動了罷免。

去年秋天,當許多加州人被防疫措施鎖在家中時,紐森卻被發現在一家高級餐廳與家人共進晚餐,這更激怒了州民。

州選舉官員在4月宣布,罷免工作已獲得進行投票所需的約150萬個有效簽名(相當於2018年加利福尼亞州長選舉中選票的12%)。

加州財政廳估計,這次選舉將耗資2.76億美元。

紐森和他的政治團隊和盟友將罷免行動稱為共和黨的「奪權」。過去數月,這位四面楚歌的州長求助於民主黨的知名人士為其拉票,包括拜登和副總統賀錦麗、參議院桑德斯和沃倫等為其拉票。

「全國的目光都集中在加利福尼亞,因為你將要做出的決定不僅會對加利福尼亞產生巨大影響,還會在全國範圍內產生反響,坦率地說——不是開玩笑—在全世界範圍內,」拜登在最近的一次集會上強調。

今年夏天,紐森還多次將矛頭指向最強對手埃爾德,紐森將埃爾德與川普相提並論。州長在最近的一次集會上說,雖然川普輸掉了11月的大選,但「我們沒有擊敗川普主義……它在這個國家仍然存在。」他強調鬥爭「已到了加利福尼亞州」。

共和黨人認為,紐森在舊金山市長、加州副州長和現任州長選舉期間從未輸過,這一次是罷免這位政客的最佳機會,也是共和黨自2006年州長連任勝利以來首次贏得全州競選的機會。時任州長施瓦辛格是一位溫和的共和黨人。三年前,民主黨州長戴維斯成為美國史上第二位被成功罷免的州長,並由贏得罷免選舉的施瓦辛格繼任。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