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8日,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正式成立,而且已經掛牌運作,同時展示國旗。這是台灣在歐洲第一個以台灣為名之代表機構(圖片來源:中華民國外交部 )
【看williamhill官网 2022年2月17日讯】歐盟成員國的立陶宛因堅持與台灣友好,而遭到中(共)國經濟報復,已經連續耍陰招卡關立陶宛之產品,並企圖以商逼政。然而,北京連番惡搞似乎無成效,因為依據立陶宛的最新數據顯示,雖然對於中國出口已大降,不過該國的出口額在COVID-19重創全球經濟影響之下,反而逆風高飛成長,並創下10年來的新高紀錄,該國商品出口比去年同期還大增了20%,而且還不包括石油出口增長的16%。
根據立陶宛國家廣播公司(LRT)報導指出,儘管能源價格上漲、持續COVID-19疫情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不過似乎並沒有影響立陶宛2021年之出口增長。據政府商業促進機構的立陶宛企業統計數據分析顯示出,立陶宛商品出口增長了20.5%(並不包括石油的增長16.4%),而全年出口增長率基本持平,但2021年第2季度記錄了最顯著之增長:立陶宛製造的商品出口年增長率達25.9%(不包括石油產品的20.7%),而在出口亦增長了12.7%(不包含石油產品的10.6%)。
報導中指出,立陶宛製造的商品對於中國出口下降了30%,尤其2021年第4季度之降幅最大(不包含農產品),高達36.1%,且在台灣市場方面也未彌補在中國的損失。不過立陶宛原產商品的出口增長了7.8%,但在中國市場佔總值大約0.8%,台灣佔約0.1%,其對去年進口增長指標之影響,可說微不足道。
立陶宛2021年的主要的出口國為德國、美國、波蘭、拉脫維亞和荷蘭,這些國家佔總出口額的40%;而主要原料加工再出口國家是俄國、拉脫維亞、波蘭、愛沙尼亞及白俄羅斯,其約佔總出口額的60%。在化學品和化學產品之出口方面,對於出口指標的影響最大,幾乎佔增長的1/3,其他項目還有石油產業、家具等。
立陶宛企業研究與分析部門(Enterprise Lithuania's Research and Analysis Division)的負責人卡蘭迪恩(Jone Kalendien)於新聞稿中表示,出口商的業績創下了10年來最好紀錄,由此可顯示他們已適應具有挑戰性之地緣政治和經濟環境。
關於近日再傳出中國又卡關立陶宛牛肉,據歐盟的數據顯示,立陶宛在2021年12月對於中國的出口較前一年同期下降大約達91%,不過事實上中國上一年度僅自立陶宛進口了775噸牛肉,因此影響輕微。
澳智庫:證明與北京脫鉤依然繁榮
先前中(共)國當局透過經濟制裁來威逼澳洲就範,但澳洲始終沒有服軟。澳洲智庫發表評論表示,北京利用貿易壁壘來霸凌澳洲,還藉此威攝其他國家勿與北京作對的戰狼手段,不過全以失敗告終。
澳洲智庫「伯斯美國亞洲中心」(Perth USAsia Centre)的研究主任威爾森(Jeffrey Wilson)於《外交政策》雜誌撰文稱,澳洲向世界展現了和中國脫鉤之模樣,且證實中方霸凌坎培拉的行動是空前失敗的。
威爾森說,若說中國對於澳方的貿易脅迫規模是空前的,那麼該項行動亦提供了一個有趣的實驗,那就是當突然與中國的經濟脫鉤後是什麼樣?因為中國佔澳洲出口將近40%,外界可能都會認為坎培拉的抗中代價相當嚴重。
威爾森稱,澳洲經濟和中國脫鉤的成本,其實遠低於任何人的預期。據澳洲財政部的估計,遭中國貿易限制影響的行業於制裁第1年,對於中國出口損失達54億澳元(大約新台幣1099億元),不過他們在其他的地方開發了44億澳元(大約新台幣895億元)的新市場,雖然有10億澳元的淨損失,但僅佔澳洲出口的0.25%而已。此外,因為鐵礦石價格的飆升,從制裁生效以來,澳方對中方的出口額,實際上還增長了10%。
威爾森認為,如今澳洲的韌性可能正在激勵其他國家,且向世界展示出澳洲對北京「say no」,經濟一樣能夠欣欣向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