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此輪疫情本土感染者新增超萬例,死亡384例,但死亡數據遭質疑,陸媒報導「上海首次實現社會面清零」也惹議。(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2年4月30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木子綜合報導)目前,上海此輪疫情本土陽性感染者已超過57萬,其中無症狀感染者逾51萬,尚有危重病人413例,累計死亡384人。4月29日,上海新增本土感染者10181例,死亡47例,但是死亡數據遭質疑。另外,陸媒報導「上海首次實現社會面清零」,引發評論區翻車。
上海市衛健委官網數據,4月29日,上海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249和無症狀感染者8932例。2月26日0時至4月29日24時,累計本土確診52576例,在院治療22974例(其中重型356例,危重型57例),死亡384例。
4月29日,「新增本土死亡47例。平均年齡82.4歲,最小年齡55歲,最大年齡101歲。47位患者有多種臟器嚴重疾患或腫瘤,包括前列腺腫瘤、胃癌、喉癌、肺癌及冠心病、心功能不全IV級、高血壓3級(極高危)、腦梗死及後遺症、阿爾茲海默症、尿毒症等。患者入院後,因惡性腫瘤或原發基礎疾病進展,搶救無效死亡。死亡直接原因均為基礎疾病。」
上海自4月17日公布3例死亡病例以來,連續13天已死亡384人,平均每天死亡近30人。不過,從連續13天密集死亡者來看,唯有最年輕的33歲死亡病例為猝死,其它死者官方一直在強調,平均年齡和最大年齡,強調「死亡的直接原因均為基礎疾病」。
不過,上海疫情死亡病例的數據均被質疑。
據八闋帳號「石山博客」指出,香港城市大學副教授、衛生安全專家唐寧思(Nicholas Thomas)認為,染疫和死亡人數的數字,對中共來說「是一把雙刃劍」,政府報少了引發民眾對嚴酷封鎖的質疑,報多了顯得當局無能。他對CNN說,「如果數量太少,不僅會出現信任問題,還會讓封鎖措施顯得很過分;如果數字太高,封鎖措施倒是合理了,但說明當局控制不住病毒。」
「石山博客」還指出,「中共玩弄數字遊戲,並非一天兩天」,「比如上海這波疫情,到底有多少人死亡。記得疫情爆發兩個星期之後,官方數字是陽性近30萬,但重症只有一例,死亡一例都沒有。以上海和香港進行比較,就形成極為明顯的對照。同樣的病毒,同樣的種族,幾乎同樣的防疫模式,卻出現兩個完全不同的結果,這是不可思議的事情。全球媒體一報導,上海開始死人了,每天十多例到現在幾十例。恐怕,這正是唐教授說的『雙刃劍』效應。無論如何解釋,中共官方操控數據,是無可辯駁的了。」
不過,上海在疫情數據被嚴重質疑的情況下,陸媒報導稱「上海市首日實現社會面清零」。
據健康時報客戶端30日報導,「上海首次實現社會面清零!」據健康上海12320官微消息,4月29日,「上海新增本土確診病例1249例和本土無症狀感染者8932例。其中985例確診病例為既往無症狀感染者轉歸,264例確診病例和8932例無症狀感染者在隔離管控中發現,也意味著,上海市首日實現社會面清零。」
上觀新聞30日報導也稱,「值得注意的是,和之前的疫情通報對比,今天的通報顯示,沒有確診或無症狀感染者,在相關風險人群排查中發現。不少網友也注意到了這一點:都在隔離管控中發現的。」
對此,大陸網友評論熱情如潮,說,「上海有非隔離管控區嗎?」、「媽呀,真的被感動到了,只有中國能這麼厲害,為祖國點讚」、「希望公開無症狀與輕微症狀隔離期間治療過程讓人民群眾對治療方法有一個基本認識」、「一句話的事。」、「何時能上班?」、「別說60歲了,現在超過30歲有幾個沒個啥基礎疾病?」、「什麼時候能跨省」、「繼續封鎖不能讓疫情跑了」。
也有網友說,「主要我們只關心上海人吃飯問題。救援物資別在浪費了」、「社會面的意思是街上。」、「???哈哈哈哈哈哈放什麼屁啊哈哈哈哈哈哈我信你個鬼!」、「真的想笑」、「真的假的?」、「你給我解釋解釋什麼叫清零?」、「你說消失就消失了吧!我已經投降了!」、「全市都封了都是管控區了,所以社會面清零了。」、「上海好多地方都沒做核酸,你和我說清零了?」、「當tm人都是傻子嗎?」、「哈哈哈?我們小區天天有」、「評論區為什麼沒人相信?」
還有網友說:「隱藏病例還挺光榮。」有人回問:「遼寧知道這個事?」另有人回答:「全國都知道。」
二十分鐘前,上海宣布實現社會面清零,然而評論區全面翻車。幸好現在微博能顯示後臺位置,臺灣與美國網軍已無處遁形pic.twitter.com/cxxTLj5J8p
—あまの❄️小夏(@Konatsu_Amano)April 30,2022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