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九十歲老人被強行拉到方艙,不幸離世(圖片來源:微博)
【看中國2022年5月2日訊】昨晚看到一段視頻,上海新長征福利院門口,殯儀館的車停下,卸下一個老人——被殯儀館拉走了,發現人還是活的,又被送了回來。
一位上海媒體人在朋友圈憤怒發言:「希望明天10點的發布會回應一下。」
沒有等到10點,有關部門就回應了。凌晨,上海幾家媒體都發布消息,「確有此事」。普陀區民政局已經回應,並成立聯合調查組進駐長征福利院,「查清事實,對相關責任人作出嚴肅處理,並向社會及時公布。」
能夠想像,這家福利院這幾天有多麼混亂。
這次疫情中,上海老人的遭遇讓人憤怒。前天還看到一段讓人心碎的視頻,電視台聯繫一位獨居老人,解決她的困難。這位老人不會團購和搶菜,一顆包菜吃了一週,每天吃一點點,最終彈盡糧絕,才向人求救。
這是很多老年人的寫照,他們不想麻煩別人。據說在上海有30多萬獨居老人,他們要麼沒有子女,要麼選擇不和子女在一起,連子女都不想麻煩,就更不用說去麻煩政府來。
這說明,上海已經真正進入發達社會了。不要嘲笑這種孤老的境遇,如果養兒防老是注定要摒棄的方式,「上海老人」就是我們的未來。你只能選擇靠自己,或者住進養老院。
疫情之前,上海老人整體上過著體面的生活,「不給別人添麻煩」就是一種體面,是文明的最高形態。他們的基本生活有保障,這是因為上海有高度發達的市場和服務體系,靠整個社會的流動,來解決老年人的問題,而疫情防控讓一切靜止,老年人首當其衝。
這次疫情,上海真正讓人傷心的,就是老年人的遭遇。一位在上海的朋友感嘆多次,疫情讓上海人感到自己「不孝」,因為沒法照顧老人。而作為一個城市,又沒能保護好老人這個最該保護的群體。
能夠看到的至少有這幾方面的內容:
養老院和福利院出現群體感染,財新網有報導,這說明沒有守住該守的底線;
公布的死亡病例大多是老年人,有一些甚至超過了100歲,這讓人唏噓不已。
一方面,我們必須承認,這是「正常的」,因為年老和基礎性疾病,造成抵抗力下降,有些老年人,本來就面臨著生命隨時停止的情況。另一方面,我們想知道更細緻的數字:往年的4月,上海有多少老人去世,今年是增加還是減少?
更重要的是那個更細緻的數字:有沒有老年人是因為「折騰」而離世?
前幾天,有一位女士寫她94歲的外婆本來已經轉陰,在凌晨2點30分被社區撬門拉走轉運,文章提到,還有一位97歲的獨居鄰居,據說也要被拉走,「抬也要抬走」——我更關心這位97歲的沒有人為他呼籲的老人,他後來怎樣了?是不是在死亡名單上?
這位女士的故事,其實也有典型性。
她外婆折騰一晚,拉到方艙醫院後,又被送回來了。她在文章中寫了自己的細節,懂事的女兒看到媽媽悲傷,自己去睡覺了。
她自己要帶女兒,還要關心自己的外婆。而照顧外婆的是74歲的舅舅,年初做了癌症手術,本來在恢復期,疫情前去看自己94歲的媽媽,突然遭到封控,就順便留下照顧老人——這位舅舅自己也是老人了。
這就是上海這個城市典型的「本土家庭」。一個大家庭,可能有兩代需要照顧的老人,而多虧發達的社會服務體系,才得以維持日常生活。
艱難嗎?沒有疫情的時候當然也艱難。但是,上海人均壽命84歲,在內地城市中排名第一。這是經濟發展的結果,也是「城市文明」的結果。或許,正是上海老人普遍的「不想給別人添麻煩」的獨立,才解放了子女,也為老齡化做了貢獻。
5月來了,希望它不再像4月那樣悲傷。坦白說,普陀區民政局在昨晚迅速成立調查組,還是讓人欣慰,因為在4月,有很多應該「迅速回應」的悲劇,沒有任何回音。這或許說明,上海正在逐漸恢復正常。
等到安定下來,這個城市必須反思給老人帶來的困惑和衝擊,這不僅是城市的根基,也關乎到整個社會的未來。
上海老人就是我們的未來。我不僅是指可怕的4月,也是指他們的日常。一個獨立的、體面的老年生活,是普通人應該期待的,除非你不會老去。我們應該警惕,到底是什麼在摧毀這種體面。
来源:微信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