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城子、毛穎,都是毛筆的代稱。圖為郎世寧《乾隆皇帝寫字像》。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甚麼是「管城子」呢?《全唐文・卷五百六十七・韓愈二十一・毛穎傳》載:「秦皇帝使恬賜之湯沐,而封諸管城,號曰管城子,日見親寵任事。」唐代文學大家韓愈在創作的一篇題為〈毛穎傳〉的散文中,描述毛穎獲封在管城,稱為「管城子」,後人將「管城子」「毛穎」作為毛筆的代稱,又稱「管城君」。
韓愈的〈毛穎傳〉,主要是描述了一位擅長編纂記錄的毛穎的生平事蹟。這位毛穎即是被「擬人化」了的毛筆。韓愈特地運用「寓言」方式展開這一個「假傳」,藉此紓發令人悲嘆的文人命運,或藉古諷刺統治民眾的上位者,或……。
宋代之後,世人對〈毛穎傳〉的好評價逐漸增多,這與「宋代文壇」推崇韓愈相關。至於〈毛穎傳〉一文,對中國文學自然就產生不小的影響。北宋官員李覺就因為模仿〈毛穎傳〉作了〈竹穎傳〉一文,而受到宋太宗的讚揚。
自〈毛穎傳〉傳世後,「管城子」「毛穎」作為筆的代稱一事,也就逐漸傳播開來了。
宋代詩人黃庭堅的《戲呈孔毅父》中,即運用了「管城子」:「管城子無食肉相,孔方兄有絕交書。」
這兩句話,令不少文人心有戚戚焉:像我這樣仰仗執筆寫文章度日的人,是沒有封侯拜相的命,孔方兄(金錢)早就給了我絕交書。
那麼,筆的別稱僅僅上述三種而已嗎?當然不是!
作為文房四寶之首的筆,在中國已經有四千多年歷史了,迄今仍居重要位置。既然筆是文人的心頭寶,歷來的雅號當然不少,除了上述的管城子、毛穎,古籍中亦記載眾多別稱。
《文選・左思・詠史詩八首之一》記載:「弱冠弄柔翰,卓犖觀群書。」;北宋蘇軾〈自笑〉詩曰:「多謝中書君,伴我此幽栖。」《幼學瓊林・卷三・宮室類》道:「管城子、中書君,悉為筆號。」;《新五代史・卷三十・漢臣傳・史弘肇》載:「弘肇曰:『安朝廷,定禍亂,直須長槍大劍,若「毛錐子」安足用哉?』三司使王章曰:『無「毛錐子」,軍賦何從集乎?』『毛錐子』,蓋言筆也。」
……。
由上述可知,寸翰、柔翰、中書君、毛錐子等等,均是筆的別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