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古人老早就會謄錄金言玉律來作為警惕自身的座右銘。圖為李唐國畫〈采薇圖〉。(圖片來源:臺灣故宮博物院)
不少人的座右銘是來自於自己中意的名人話語、詩詞歌賦、古文佳句等,並進一步進行謄寫,再張貼在房間的牆壁上、壓放在書桌上,或是記錄在常用筆記本上,以利時不時瞧見,能分分秒秒警醒自己。不過,我們為甚麼要將這些用來警惕自己的話語稱作「座右銘」?
銘、封燕然山銘
銘,乃是一種文體。古人往往會在鐘鼎、彞器、木頭、玉石等器物上進行銘刻,這就是鐘銘、鼎銘、墓誌銘等的由來。據悉,自秦漢之後,才開始在石碑上進行刻寫,例如作為中國中原文明所立邊塞紀功碑的始祖、遲至2017年才在蒙古國杭愛山被發現的古老石碑--東漢班固的《封燕然山銘》。古人之所以刻銘,目地是為了警惕自己或是對別人進行讚頌。
至於歷史上記載最早的邊塞紀功碑《封燕然山銘》的刻寫起因來自於:西元89年,東漢名將竇憲於如今的蒙古國一帶力敗匈奴之後,隨後命令隨行的班固在燕然山刻石記功,這才有《封燕然山銘》降世。
學者表示,這一刻石,不僅僅是史書記載邊塞紀功碑最早之源頭,那一次的刻石紀功行為,還進一步形塑了邊塞紀功碑的傳統,經後人承襲沿用至清代。
由此可見,「銘」並非無意義的小事一樁,甚至暗含不小深意。那麼,座右銘又具何意呢?
座右銘
根據《漢語詞典》解釋,座右銘有二種解釋:一、置於座右用以自警之銘文;二、泛指可作為格言以自勵的文辭。
其實,「座右銘」原本是指古人放置在座位的右方,用來警戒自身言行的言語,但到了後來成為泛指民眾記錄在座位旁,用來激勵、警惕自己的格言。
人們選用的座右銘,多數呈現用來自我勉勵或鞭策的內容,當然也不乏用來約束自身言詞、行為的標準圭臬。一般說來,座右銘往往來自三種型式:自己題寫、請別人題寫、摘錄經典的詞語或名人格言。
其實,「座右銘」三字源自於崔瑗《座右銘》。根據《六臣注文選・崔瑗・座右銘・呂延濟注》︰「瑗兄璋為人所殺,瑗遂手刃其仇,亡命,蒙赦而出,作此銘以自戒,嘗置座右,故曰座右銘也。」我們可知道此典故提及東漢涿郡安平人崔瑗,是知名學者崔駰的兒子,他勵志好學,十八歲時前往京師遊學,還跟隨中侍賈逵學習。崔瑗不只精通曆書、京房易傳,還擅長文辭、書法。一日,崔瑗的兄長崔璋遭人殺害,崔瑗憤怒難抑,進而親手殺了仇家。結果,他卻也為此付出了代價。他為了躲避官兵的追捕,開始了逃亡異鄉的苦日子。
幸運的是,他在數年後遇上了朝廷大赦,得以重返故鄉。那時的崔瑗對於自己先前犯下的殺人罪行,已經是懊悔至極。他為了修養自身德行,遂寫下警戒自律的銘文,並安放在座位右側。他希望藉此時時刻刻警惕自己,對一言一行起到管束作用。至於那一篇銘文,就稱為座右銘。
古之座右銘
崔瑗的「座右銘」是最早見的,但亦不乏後人追隨,像南朝梁慧皎《高僧傳・義解一・支遁》:「僧眾百餘,常隨稟學,時或有惰者,遁乃著座右銘以勗之。」
唐代的陳子昂亦撰《座右銘》道:「事父盡孝敬,事君貴端貞。兄弟敦和睦,朋友篤信誠。從官重公慎,立身貴廉明。待士慕謙讓,蒞民尚寬平。理訟惟正直,察獄必審情。謗議不足怨,寵辱詎須驚?處滿常禪盈,居高本濾傾。《詩》《禮》固可學,鄭衛不足聽。性能修時操,何俟釣虛聲?白珪玷可滅,黃金諾不清。秦穆飲盜馬,楚客報絕纓。言行既無擇,存歿自揚名。」
作品被譽為「老嫗能解」的白居易亦在《續座右銘》序:「崔子玉《座右銘》,余竊慕之,雖未能盡行,常書屋壁。然其間似有未盡者,因續為座右銘云」。該文為:「勿慕貴與富,勿憂賤與貧。自問道何如,貴賤安足雲。聞毀勿戚戚,聞譽勿欣欣。自顧行何如,毀譽安足論。無以意傲物,以遠辱於人。無以色求事,以自重其身。游與邪分歧,居與正為鄰。於中有取捨,此外無疏親。修外以及內,靜養和與真。養內不遺外,動率義與仁。千里始足下,高山起微塵。吾道亦如此,行之貴日新。不敢規他人,聊自書諸紳。終身且自勖,身歿貽後昆。後昆苟反是,非我之子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