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下鄉的宣傳照片(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記不得是哪年哪月第一次讀鍾阿城的《棋王樹王孩子王》,但我卻記得當時深深被故事內容震撼,心裡有種說不出的悲涼。一口氣讀了至少3遍,所以很多片段一直留在腦海中,經歷多年不忘。最近,在偶然的機緣下再次閱讀此書,從字裡行間看到更多阿城想要表達的意涵,於是動筆寫下《棋王》這篇文章的簡介,與讀者分享。
《棋王》的時代背景: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報》引述了毛澤東指示:「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隨即開展了全國大規模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活動,1968年在校的初中和高中生幾乎全部前往農村。知識青年總人數達到1,600多萬人。目的地包括雲南、貴州、湖南、內蒙、黑龍江、新疆等地。政府指定的勞動地方,通常是邊區或經濟條件較差的縣。眾多的知青經歷各種折磨,是一代人的悲劇。(註1)
《棋王》的故事簡介:主角叫王一生,是個出身卑微的知青(初中程度),因為家貧,從小就經常餓肚子。對他來說天大的事有2件:一是吃飽,「頓頓飽就是福」,二是下棋,他小學便開始接觸象棋,曾受教於一位撿破爛的老者,從此迷上下棋,一有機會就找人下棋,「何以解憂?唯有象棋」。這兩件事貫穿了整個故事。
先說吃,書中有一段描述王一生吃飯的情景:「拿到飯後,馬上就開始吃,吃得很快,喉節一縮一縮的,臉上繃滿了筋。常常突然停下來,很小心地將嘴邊或下巴上的飯粒兒和湯水油花兒用整個兒食指抹進嘴裡。若飯粒兒落在衣服上,就馬上一按。若一個沒按住,飯粒兒由衣服上掉下地,他也立刻雙腳不再移動,轉了上身找。」由於長期吃不飽,所以王一生非常珍惜食物,哪怕只是一粒米、一小片油花兒都會慎重的吃喝乾淨。其實,在那個物資匱乏的時代,不只是王一生,很多人都是飽一頓,餓一頓,能吃上幾塊肉、幾顆糖,都是很不容易的。
人一輩子不會只求吃喝,「找人下棋」是王一生對精神世界的渴望。因為家貧,他沒參加過學校的春遊,沒接觸過外國書籍,連電影都沒看過,唯一的興趣就是下棋。他的小學老師想培養他下棋,日後參加比賽,但他媽媽不肯,因為下棋沒法當飯吃。後來王一生從撿破爛老人手中拿到了一本棋譜,卻被造反派當成「四舊」當面給撕毀了。但是這擋不住他繼續下棋,他說:「好在書已在我腦子裡,不怕他們」。王一生的媽媽臨終時給他一副棋子,是用牙刷把磨出來的,磨的很光,可是上頭沒有字。「媽說,『我不識字,怕刻不對。你拿了去,自己刻吧,也算媽疼你好下棋』我們家多困難,我沒哭過,哭管什麼呢?可看著這副沒字兒的棋,我繃不住了。」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