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外貿仍有很大壓力,凸顯中國經濟下滑超預期。(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23年7月13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7月13日,中國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顯示,6月出口以美元計價同比下降12.4%,創疫情來最大降幅。下半年外貿仍有很大壓力,凸顯中國經濟下滑超預期。
7月13日,中國海關總署發布2023年6月全國進出口總值。數據顯示,以美元計價,中國6月份出口同比下降12.4%,6月份進口同比下降6.8%,6月貿易順差706.2億美元。以人民幣計價,中國6月份出口同比下降8.3%,6月份進口同比下降2.6%,6月貿易順差4912.5億元。
據路透社的分析,中國6月份出口創下的跌幅,是自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後的最大跌幅。
中國海關總署的數據顯示,按地區劃分,中國對第一大貿易夥伴東盟的進出口貨值達3.08萬億元,按年增長5.4%;對歐盟進出口2.75萬億元,增長1.9%;對美國進出口2.25萬億元,按年下降8.4%。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增長9.8%;對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其他成員國進出口的增長亦有1.5%。按商品劃分,上半年仍以機電產品出口為主,佔出口約59%。
中國海關總署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呂大良表示,展望下半年,因為全球經濟復甦乏力,外需減弱等不利因素持續下,中國外貿仍面臨較大壓力。
根據中國海關總署過往發布的數據,2022年上半年,中國進出口總值按年升幅是9.4%,2021年同期增幅是27.1%,而2020年同期則與2019年未進入疫情的時期相比而出現3.2%的跌幅。
但2023年至今,北京當局已經撤銷「清零」防疫措施限制,外貿增幅卻不及過去兩年仍受疫情影響的年份。當中,出口方面表現更差,3.7%增幅較過去兩年同期增幅的13.2%(2022年)、28.1%(2021年)要低。
據自由亞洲電臺7月13日報導,臺灣的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教授孫國祥表示,中國第二季以來經濟數據不如市場預期,「第二季以來,中國大陸青年失業率突破20%,是非常嚴重的情況。中國大陸進入高齡化、少子化,少子化涉及下階段中國大陸經濟發展放緩,如果青年就業非常困難,就會加劇不談戀愛、不結婚、不生小孩、不買房等‘四不青年’現象。」
孫國祥分析,對照其它數據,中國的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也下降20%,利潤創造不出來的原因,可能是外資撤資,或沒辦法再提供廉價的勞動力和土地費用。
臺灣的中華經濟研究院大陸研究所所長劉孟俊指出,中國進出口版圖出現結構上的轉變,走向更多元、分散的特點。過去與傳統貿易夥伴,如美國或其它先進國家,因中美貿易戰,加征關稅、美國對高科技出口管制等,致使雙邊貿易比重降低。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近三年來的中國官方經濟數據存在各種矛盾,比以往更為誇張。從統計口徑看,理論上中國統計的對美國的出口金額,應該小於美國統計的從中國進口金額。反過來,中國統計的從美國進口金額,應該大於美國統計的對華出口金額。
這是因為美國從中國進口的統計,包括了海運的運費、保險費、經港轉口運輸等費用,大於中國對美出口數據,是合乎數據邏輯的。然而,中國對美國的出口數據與美國從中國進口的數據,存在越來越大的邏輯錯誤,中國對其它國家貿易如越南也如此。
例如,2023年一季度越南對華出口119.3億美元,中國統計的從越南進口為185.8億美元,符合數據邏輯;一季度中國對越南出口335.4億美元,越南公布的從華進口,只有236.5億美元,中國的出口數據比越南包括境外運費和保險費的數據還高42%。
但是,越南和美國之間不存在數據邏輯矛盾。2023年一季度,越南對美出口207.8億美元,美國從越南進口257.6億美元,比越南出口數據多23.9%,符合數據邏輯;美國對越南出口24.7億美元,越南從美進口30.3億美元,比美國出口數據多22.7%,也符合數據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