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進入經濟衰退期,年輕人失業率飆升。(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3年8月23日訊】在22日舉辦的「當前中共內外政經情勢論壇」上,致理科技大學國際貿易系副教授張弘遠表示,中國經濟進入衰退期,外資轉往印度、東協等國家的趨勢十分明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創造的效率等優勢,將隨官方常態性行政介入而消逝。淡江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張五岳指出,美中關係牽動台海,唯一可能使美中關係擦槍走火的就是「台灣問題」。
《中央社》報導,張弘遠在論壇上指出,中國經濟邁入衰退期,政府投資和企業支出未能帶動供給面成長,民間消費保守乏力。在外貿衰退、內需不振、投資觀望等背景下,中國經濟短期內難有轉機。
他提到,過去投資者由於害怕錯過紅利或擔心競爭對手率先布局,因而競相進入市場,這也導致多數投資者或領導廠商對於中國市場有高度溢價。中國政府利用這種心態吸引廠商進駐,使得「市場換技術」策略得以成功。
然而,隨著印度、東協等國家迎頭趕上,中國對於外資外商的誘因不再,再加上習近平推動「反壟斷」、「反間諜」等作為,大大輕了外界害怕錯過中國市場潛力的壓力。據中國官方數據,今年第二季外商直接投資(FDI)創下25年來最低紀錄。
張弘遠認為,中共官方常態性運用行政介入與財政刺激作為因應經濟衰退工具,恐將造成產業經濟去市場化。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所創造的生產效率提升、比較優勢強化等制度基礎也將消失。縱使中國持續開放市場或簽署區域經貿協定,仍有高度管制特色,抑制市場機制發揮空間。
大陸不會中止ECFA
《經濟日報》報導,大陸商務部日前宣布對台灣的聚碳酸酯課徵16%到22%的反傾銷稅,由於聚碳酸酯屬於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早收清單,外界關注大陸未來是否收回ECFA紅利,甚至進一步中止ECFA。
淡江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張五岳22日出席「當前中共內外政經情勢論壇」時指出,「經貿」已成為北京對台政策的一個重要手段,但ECFA涵蓋的層面非常廣泛,539項的早收清單降稅只是其中一小部分,且ECFA涉及了兩岸經貿合作的架構跟機制。他表示:「除非北京論斷兩岸經貿要徹底的脫鉤,否則不會特別去中止ECFA。」
美中關係牽動台海
在北京對台政策上,張五岳表示,北京透過外交與武力展現「一中反獨」是必然,同時也會施展「一中促容」、「一中促談」及「一中促統」等手段。只是當前兩岸缺乏互信,因此北京多以單邊作為來看待兩岸問題。
他指出,在美中大國博弈、兩岸官方缺乏互信、兩岸領導人底線思維明確等因素的制約影響下,雙方難以建立新的共識。明年台灣總統大選結束後,無論結果為何,台灣朝野都需要面對北京「穩固推進統一進程」的課題。
張五岳認為,由於大陸與台灣在2016年以後缺乏溝通與互信,現在的兩岸關係實為美中「大兩岸」,而非台海「小兩岸」。當前美中競爭多於合作,雙邊對話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建立「護欄」,以避免誤判、防範意外、管控分歧。他指出,唯一可能使美中關係擦槍走火的就是「台灣問題」。
台大政治學系教授張登及指出,美中對話雖有恢復,但是成果不明確,且南海、台海等軍事情勢依舊緊張。因此,美中對話僅意在向國際社會展現,雙方有意防控對抗升高為軍事衝突。他認為,美國沒有意願在台灣和美國選前爆發衝突,美方可能「加固護欄」,中方則將以守為攻,持續從周邊與發展中國家尋求外交突圍。
張登及示警,當前情勢遠比1996年的台海飛彈危機更危險,雙方更容易因意外而爆發軍事衝突,因此不能掉以輕心。
張登及提到,當前美國正在加固印太戰略,日本和韓國也採取親美遠中的戰略路線。美國意欲籌組「類北約多邊同盟」已見雛形,至於能否將組織視為「小北約」,他認為該組織不會完全複製北約,而北約也不能被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