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大躍進將迎爛尾潮?(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23年9月23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中國人工智慧(AI)行業隨著成本和利潤壓力的加大,一場洗牌即將到來。然而,各地紛紛發展相關項目,不由得讓人擔心,「大躍進」式發展將如同此前的晶元項目一樣紛紛「爛尾」。
對於中國人工智慧 投資者已經清醒
今年初,OpenAI的ChatGPT的成功首次在中國引發了人工智慧(AI)熱潮,中國的各公司紛紛推出自己的大型語言模型(LLM),「百模大戰」開始了。現在,中國生成式人工智慧的熱潮幾乎每天都會引發初創公司和科技巨頭發佈新產品。
據券商里昂證券(CLSA)稱,中國目前至少擁有130個大型語言模型,佔全球總數的40%,僅落後於美國50%的份額。此外,中國公司還宣布了數十個與其核心模型相關的「特定行業LLM」。
然而,投資者和分析師表示,大多數企業尚未找到可行的商業模式,彼此之間過於相似,目前正在努力應對成本飆升的問題。隨著成本和利潤壓力的加大,一場洗牌即將到來。
北京和華盛頓之間的緊張關係也給該行業帶來了壓力,因為美元基金對早期項目的投資減少,而且很難獲得英偉達(Nvidia)等公司製造的人工智慧晶元的影響開始產生作用。
據路透社9月22日報導,麥格理集團(Macquarie Group)中國網際網路和數字資產研究主管埃斯梅.鮑(Esme Pau)表示:「只有能力最強的企業才能生存。」她預計,隨著各公司爭奪用戶,將會出現資源整合和價格戰。
她補充說,就像阿里巴巴和騰訊等公司所做的那樣,幾家領先公司已表示將通過價格競爭來贏得市場份額。「在未來6-12個月內,由於晶元限制、成本高昂和競爭加劇,產能較低的公司將逐漸被淘汰。」
深圳風險投資公司卓源資本(Z&Y Capital)董事長袁宏偉表示,她相信只有兩到三個通用LLM最終會主導市場。這就是為什麼她在決定投資哪些初創公司時,要尋找經驗豐富的公司。
中國人工智慧初創公司背後還有其他幾位知名企業家和科技高管,例如谷歌中國前首席執行官李開復等人。
其他人則表示,中國最大的科技公司阿里巴巴、騰訊和百度擁有最大的領先優勢及雄厚的財力來取得成功,因為它們擁有龐大的用戶群和廣泛的服務。例如,他們可以輕鬆地向用戶提供生成式人工智慧服務。
戈壁創投大灣區董事總經理托尼.童(Tony Tung)表示:「現有科技巨頭從其已建立的生態系統中,繼承了大多數容易實現的業務場景的優勢。」
他補充說,一些投資者後悔在今年早些時候的炒作高峰期過早地投資了開發LLM的公司,因為許多此類初創公司正在努力建立強大的商業應用,尋求與科技巨頭合作或可能出售給他們,「在這個特殊時刻,與今年年初相比,投資者無疑已經清醒了很多。」
中國各地發展人工智慧項目是否會爛尾?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4月28日主持中共政治局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並且,首次提出「要重視通用人工智慧發展,營造創新生態,重視防範風險。」
通用人工智慧(AGI)是具有一般人類智慧,可以執行人類能夠執行任何智力任務的機器智能。通用人工智慧是一些人工智慧研究的主要目標,一些研究人員將通用人工智慧稱為強AI(strong AI)或者完全AI(full AI),或稱機器具有執行通用智能行為(general intelligent action)的能力。與弱AI(weak AI)相比,強AI可以嘗試執行全方位的人類認知能力。
隨後,北京市、深圳市等地紛紛發布文件,宣布發展人工智慧。
例如,深圳市的方案顯示,「要推動人工智慧高質量發展和全方位各領域高水平應用,舉全市之力......努力創建全球人工智慧先鋒城市」。
北京市的方案目標是,到2025年北京市人工智慧技術創新與產業發展進入新階段,關鍵核心技術基本實現自主可控,其中部分技術與應用研究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和技術主導權的產業集群;基本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人工智慧創新策源地。
其它一些省市也將跟隨北京和深圳發布類似的發展人工智慧的方案。
不過,令人擔憂的是,「大躍進」式的發展人工智慧,將如同此前的晶元項目一樣紛紛「爛尾」。
彭博社此前報導指出,令習近平感到沮喪的是,過去十年來向晶元業投入的百億計美元並沒有取得突破。
中國官方搞過多次「晶元製造」的計畫,試圖通過大筆資金投入實現關鍵技術大突破,但一茬又一茬的所謂「晶元」企業在耗盡國家資助之後一無所成而破產,最終項目「爛尾」。例如,2020年10月1日,中國官媒《瞭望》新聞週刊發文稱,「6個百億級半導體大項目先後停擺,業界擔憂,造芯熱引發爛尾潮,造成國有資產損失」。